第204章 陽謀與陰謀!(1 / 2)

大明第一莽夫 朕聞上古 11994 字 7個月前

大明京師。

馬文升收到王鏊的彙報後,立刻就主動尋到了劉健商議。

中山侯湯昊在山東的所作所為,其實並不讓人意外,畢竟這位中山侯可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

不過對於湯昊出海一事,馬文升依舊覺得有些不安,因此主動找到了內閣首輔劉健。

當然,天官大人的資曆與威望擺在那裡,就算是內閣首輔,那也是劉健親自登門。

“中山侯出海,此事你怎麼看?”

等到劉健坐下後,馬文升直接就開了口。

他總覺得這個劉希賢有事情瞞著自己,就比如這湯昊出海一事。

他堂堂大明中山侯,放著錦衣玉食的好日子不過,吃飽了撐的非要出海嗎?

要知道,這個年頭,出海遠行其實危險極大。

馬文升雖然麼從沒有涉足過海洋,三但是他畢竟活得夠久夠長,所以各方麵多多少少也有所涉獵。

“這可是欺君!”

但是他馬文升何嘗不是被這劉大夏給當成傻子糊弄了?

一時間,天官大人憤怒異常,感受到了赤裸裸的欺騙!

就比如說這出海遠行,水道、沙線、沉礁、泥底、石底、水深水淺等等,諸如此類,這是一本很複雜又細致的賬,如果掌握不了,就無從在大海中航行,怎麼死的都不知道,隻會葬身魚腹!

當年那三寶太監下西洋,一共有二萬七千八百多人,每一次船隊出海之後,能夠回來一大半就不錯了,大部分人都是死在了船上,遭遇了各種各樣的危機險阻。

不管怎麼看,他湯昊就不像是去出海剿倭的,更像是去打仗的!

“真是好膽!”

沒錯,就是欺君,而且還不止一次!

第一次,成化帝索要張輔征安南檔案,被劉大夏藏起來不給,謊稱弄丟了。

那個時候,馬文升正以右副都禦史之身,在外總督漕運。

對麵的元輔大人選擇了沉默,一時間並沒有急著開口。

至於劉大夏,他是壓根懶得多費口舌。

劉健抿了一口茶水,道:“湯侯先前從劉大夏手中,強行奪走了三寶太監下西洋的資料檔案!”

這可是欺君大罪啊!

“老夫看他們真是昏了頭了,都快忘了誰才是這大明王朝的主人了!”

“成化年間,他們就敢如此猖獗!”

劉大夏本人也因此聲名鵲起,備受朝野讚譽,直至和他馬文升一樣,與王恕一起被時人讚為“弘治三君子”。

不可否認,劉健做了這麼多年的內閣首輔,自然不是什麼簡單貨色,一語就道出了湯昊強行出海的真正目的。

人亡政息,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自從土木之後,也就出了一個成化帝而已,試圖重新收攏帝王權柄,可惜他最後還是失敗了,或者說成化帝在朝時成功了,他以自身帝王心術成功奪回了不少權柄,但隨著他一崩,那些權柄自然重新回到了文臣縉紳手中。

“不過以當日湯侯即便無詔調兵也要包圍劉大夏府邸不難看出,此事極有可能是真的,而劉大夏藏匿起來的鄭和下西洋檔案,也落到了咱們這位中山侯手中!”

也就是說,劉大夏不但哄騙了天下人,甚至包括成化帝在內,他還以此事邀名,平白搏了個君子美名!

“庶子安敢如此?!”

馬文升冷冷地瞪了劉健一眼,隨後重重地茶杯放在了案桌上麵。

你這樣做,不是把成化帝當成傻子糊弄嗎?

“這個劉大夏竟然敢欺君!”

當年他聽說此事,還盛讚這劉大夏是位難得的正直賢才,為了家國百姓不顧己身,堪稱當世真君子也!

馬文升厲聲嗬斥道,顯然氣得不輕。

劉健語氣平靜,試圖將話題重新引到湯昊身上。

這第二次,成化帝索要鄭和下西洋檔案,還是這個劉大夏將其藏匿起來,最後被逼得沒辦法,他還高喊什麼家國大義,為了避免靡費錢糧加重百姓負擔,直接將這些珍貴資料給當場付之一炬!

當時,所有人都以為劉大夏是真燒毀了鄭和下西洋的珍貴檔案資料,連成化帝也是如此,最後索性不再提及此事,也懶得追究這劉大夏。

此話一出,馬文升更是驚怒交加。

劉健聞言波瀾不驚,如同一汪潭水般深不可測。

“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湯侯這是準備重啟鄭和下西洋舊事,他之所以要親自帶兵走上一遭,就是為了印證鄭和所遺留的檔案資料,為日後水師正式出海積攢經驗。”

劉健麵容平靜,沉聲提醒道:“老大人,此事隻是我的猜測罷了,是真是假唯有湯侯和劉大夏二人才清楚。”

文臣縉紳猖獗跋扈,這又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了。

“仔細說說!”馬文升緊追不放。

見此情形,馬文升頓時怒斥道:“劉希賢,你是不是又瞞著老夫什麼事情?”

“老大人多慮了!”劉健聞言不喜不怒地開口道,“此事我也是隻是有些猜測罷了。”

當遭遇海上風暴的時候,海路、封船、乘船人三者怎樣做到高度一致的配合,才能擺脫危險,逃離困境,避免船毀人亡的悲劇發生,這些那位中山侯知道嗎?

既然如此,那這湯昊為什麼還要打著剿倭的名義,強行出海?

密信之中,王鏊針對此事也提出了懷疑,這位中山侯走的時候可是搜刮走了整個備倭都司所有可以動用的戰船,甚至還帶上了那些倭寇船隻!

劉健端坐不動,道:“此次湯侯打著剿倭名義出海,自然不單單是為了剿倭那麼簡單。”

“老大人,說正事吧!”

不隻是針對官員縉紳,於帝王而言更是如此。

劉大夏其人如何,於國有何功績,生平有何功過,這與他劉健沒有絲毫關係,自有後世評說!

忠君不忠君,那倒是另外一回事情。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這個所謂的“當世真君子”,壓根就沒有燒毀鄭和下西洋檔案,而是使了個什麼障眼法,悄悄將這些珍貴檔案給藏匿了起來!

“說的更直白一些,湯侯此刻率領的船隊,就是水師出海的先遣隊!”

“我大明東海之畔,即有朝鮮、倭國和琉球三國,三國都是毗鄰大海,因地製宜造船技藝頗為高超,湯侯此次出海隻需要實地論證一番,就可以結合鄭和遺留檔案繪製出一條詳細可行的實用海圖,再順便從這三國帶回來一些精通水性的青壯和匠師歸國,以此重建大明水師和各大船廠,那麼此事也就成了……”

馬文升在一旁聽得心驚肉跳,以他的閱曆見識,瞬間就可以確定,劉健此刻所說極有可能就是事實!

那也就意味著,湯昊和皇帝陛下這是想要開海解禁,重啟下西洋之事啊!

“此事……絕不可為!”

馬文升神情凝重地開口道。

幾乎不用考慮,哪怕是他馬文升,都堅決不能同意此事。

這背後的利益牽扯也好,國朝大政也罷,都不會允許有人試圖開海解禁!

劉健肅容以對,持同樣態度。

“嗯,自然是不成的。”

“現在整個大明上下,都不會允許他們這樣做!”

有些事情,不是想想就能做的。

誠然,因為朝廷執行嚴格的海禁措施,致使大明水師被忽略擱置日益糜爛,致使沿海百姓無以為生計民不聊生……

誠然,海洋貿易利潤驚人,前宋王朝以半壁江山對抗女真蒙古百年之久,皆是仰仗這海洋貿易之利潤……

誠然,鄭和那“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海洋,危險亦來自海上……”的思想主張,也並非沒有幾分道理……

但是,那又如何呢?

從國政大局出發,執行海禁,勢在必行。

哪怕是永樂年間的鄭和下西洋,那也不過是官方行為罷了,跟平民老百姓沒有絲毫關係!

這些百姓子民,就應當老老實實地在鄉野田間耕田種地,安分守己地為大明產出糧食,而不是什麼為了商貿利益而紛紛蜂擁奔向大海!

到時候青壯勞力全都見到出海有利可圖,全都不顧一切地奔向大海,那誰來耕田種地呢?

重視農桑,這是自古以來當權者的第一要務,也是華夏之所以能夠綿延千年的根本原因!

國家大事,錢糧二字。

僅僅有錢同樣不夠,糧食才是根本!

沒有糧食,就算有再多的銀錢,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大明要執行海禁國策,大明不需要黔首愚民知道海洋貿易之巨利,隻需要百姓子民安安心心地在鄉野田間耕田種地!

“現在我真正擔心的,是中山侯口中的那座石見銀礦!”

劉健眉頭緊鎖,沉聲開口道:“一旦此事探查出來為真,那屆時士紳縉紳就會望風而動,就算我們也阻攔不得,他們鼓動慫恿朝廷插手倭國內政,搶占這座巨型銀礦!”

馬文升聞言一怔,然後便不禁黯然搖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