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淳樸耕田種地自給自足,這是王朝穩定的前提,更是王朝長治久安的基礎!”
“而讀書人讀書習字,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通曉大義明辨是非,所以可為天子牧民!”
“倘若天下百姓如讀書人這般開啟民智,他們將會不滿於當前現狀,欲望如雜草般蔓延生長,屆時何人還願意辛苦勞作?”
“陛下,心如欲壑,後土難填,一旦開了這道口子,隻怕我大明江山不穩啊!”
這番言辭懇切的話語,如果落到他人耳中,隻怕會覺得是金玉良言。
然而朱厚照經過湯昊的思想改造,此刻無疑是位後世進步青年,聽到這話隻是覺得可笑無比。
“開啟民智,讓百姓了解朝廷大政方針,讓百姓敢於反抗剝削壓迫,這就是在動搖大明朝的江山社稷?”
“那你的意思是,繼續保持現狀,任由士紳讀書人魚肉百姓,奴役子民,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朱厚照冷笑到:“叢蘭啊叢蘭,如果你就這點見識的話,那這通政使你就彆做了!”
“朕會將你發配去鄉野縣衙,讓你睜開眼睛好好看看,那些士紳是如何盤剝地方百姓的!”
叢蘭一怔,但他還是朗聲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陛下讓臣去哪兒,臣就去哪兒!”
喲嗬,還是個頭鐵的家夥!
朱厚照強忍著心中的火氣,決定好好教訓這廝一番。
“叢蘭,你了解過民間疾苦嗎?現在大明百姓過的是什麼日子?”
“臣……臣……”叢蘭一驚,不知該如何回答。
朱厚照見狀歎了口氣,“讓朕告訴你吧。”
“天下百姓,十中有八九,淪為士紳佃戶,剩下那一二耕戶,還要替士紳繳納沉重賦稅!”
“這方麵問題,你可以多去問問都察院的張總憲,他在外居官一生,比誰都要了解。”
眼見叢蘭還是不吭聲,朱厚照有些不耐煩了,索性他直接命人去將總憲張敷華給請了過來。
老大人眼瞅著沒什麼時間可活了,所以近期一直在交接工作,準備致仕歸鄉頤養天年。
朱厚照對此選擇了默許態度,隻是還沒確定新任總憲人選。
畢竟這都察院的總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清正廉潔剛正不阿,要是將焦芳這種貨色放到總憲的位置上麵,那好不容易重新振作的都察院可就完了。
這就是難題所在。
既要選個對自己聽話的,又要保證此人剛正不阿,同時具備這兩個要求,縱觀滿朝文武天下官員,好像還真找不到這樣合適的人選。
聽完朱厚照的敘述,張敷華眉頭緊鎖,久久都說不出話來。
他沒想到自己馬上退休了,皇帝陛下還給自己挖個坑,這讓人上哪兒說理去?
鄉野土地兼並之風,他一直有所察覺,卻始終不敢麵對。
因為,土地意味著一切,牽一發而動全身!
地方士紳憑什麼敢跟地方官府叫板?
因為他們掌控著地方田地,而百姓想要耕種想要糊口就不得不仰人鼻息,這才是真正問題所在。
你想要耕種,就必須佃租我家的田地,而一旦成為這些士紳鄉紳的佃戶,那百姓還敢對士紳鄉紳不敬嗎?
生死托付他人手中,養家糊口全要仰人鼻息,你能讓百姓怎麼辦?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田地的問題。
見此情形,叢蘭心頭劇震,滿臉駭然之色。
難不成……皇帝陛下說的竟然都是真的?!
天下百姓,大多都成了士紳的佃戶奴仆?
那些少得可憐的自耕戶,還要繳納本該不屬於他們的賦稅?
那這個天下,究竟是誰的天下?
是皇室朱家的天下?
是百姓的天下?
還是說……
這是士紳讀書人的天下?!
他自認為為官至今恪守本心,稟公執法,吏不容奸,為百姓做了不少實事。
然而今日從漢王口中聽到的這些,卻是令他整個人都陷入了恐慌!
泱泱大明,億兆子民,竟然十之八九都淪為了士紳的佃戶!
剩下那一兩成的耕戶,還要承擔本該屬於士紳的沉重賦稅!
誰都無法想象,這些平民老百姓,日子過得會是多麼艱難!
為什麼?
這不是太平盛世嗎?
是誰給了那些士紳的權力?
又是誰明明心知肚明,卻還在粉飾太平,侈人視聽?
直到此刻,叢蘭才終於明白,為何皇帝陛下會對士紳讀書人抱有如此之深的敵意了!
回想起自己方才還在為這些士紳開脫,出言維護他們,一時間叢蘭不由羞愧萬分,他扭頭看向了張敷華,滿臉希冀地追問道。
“老大人,這一切都是真的嗎?”
張敷華聞言一怔,整個人仿佛丟了魂一樣,顯得落寞無比。
“廷秀(叢蘭字),自古曆代帝王首重農桑,土地農桑也是我華夏延續至今的根基。”
“不止是帝王,我華夏子民安土重遷,讀書人如此,老百姓更是如此。”
“陛下說的對,自建文年間起,鄉野間就出現了士紳豪強兼並土地之風,準確來說的話,是自從我大明立國之日起,這種現象就已經出現了。”
“比如那李善長、胡惟庸這些淮西功勳集團中人,憑借手中權勢大肆兼並田地,動輒就是成百上千畝,太祖高皇帝因此屢興大獄瘋狂打壓這些功勳舊臣,這才強行刹住了這股風氣,不然你以為那洪武大獄是沒有原因的嗎?”
“發展到了現在,情況已經極其嚴重了,皇親國戚、宗室藩王、武將勳貴、士紳縉紳……甚至就連宮裡麵的太監宦官,都喜歡兼並田地置辦宅子,天下百姓九成淪為佃戶,並不是誇大其詞,甚至可能……更多!”
觸目驚心!
駭人聽聞!
此刻就連朱厚照都有些坐不住了。
因為這句話是從張敷華口中說出來的!
而張敷華為官一生走過了大明大部分州府,也就是說他此刻說的話無疑就代表著大明王朝現在最真實的現狀!
叢蘭聽到這話,當即怒喝道:“老大人明明心知肚明,為何不上奏朝廷上奏陛下,讓朝廷出麵製止這種兼並之風?”
“嗬,製止?”
話到此處,這位一生勞碌的老大人,也忍不住長歎了口氣。
“怎麼製止?萬一那些百姓是自願成為佃戶的呢?”
“什麼?自願成為佃戶?這怎麼可能?”
叢蘭傻眼,他雖然剛正敢言為官清廉,但終究還是年紀太輕,為官經驗太少,最關鍵的是沒有地方為官的經曆,哪能與張敷華這等奔波一生的地方官員相比。
“廷秀啊,讀書人考取功名之後,是可以減免一定賦稅和廢除徭役的,也就是說他名下的田地大部分都不用向朝廷官府繳稅!”
“這樣一來,就給了他們獲利的機會,當地百姓為了逃避官府日益沉重的賦稅,會將土地主動送給這些有功名的讀書人,也就是地方士紳。”
“他們私底下簽一個協議,此土地隻是名義上送給地方士紳,借助其讀書人的功名,就可以不向朝廷繳納沉重賦稅罷了。”
“可那些地方士紳也不可能白給你幫忙,你得給他們足夠多的好處,這些士紳才能給你抗下風險,至於他們要的好處也自然不多,隻是比官府收的少一點而已。”
“廷秀,你仔細想想,如此一來地方士紳什麼不用乾,但是每年都有大量田地收成,成為佃戶的地方百姓也因為不用繳稅日子比以前稍微好過那麼一點,最後虧的會是誰?”
地方士紳得了田地收成。
百姓免於上繳沉重賦稅。
最後,誰虧了?
朝廷!
隻有朝廷!
“你再想想,為什麼朝廷每年的稅收雖然略有減少,但大體都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少也沒少到哪兒去?”
張敷華冷冷一笑,看著臉色蒼白的叢蘭,直接給出了答案。
“因為……攤派!”
“地方官府稅額是定好了的,但是越來越多的百姓主動投獻田地給士紳,那地方官員為了完成收稅任務該怎麼辦?”
“攤派到自己耕作的百姓頭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