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經略遼東。
第二步,重建大寧。
重新構築大明的邊防體係。
朱厚照聽後很是意動,扭頭看向了楊廷和。
畢竟真要是出兵的話,還得文臣縉紳配合。
楊廷和簡單計算了一下,然後問道:“湯侯這一次準備帶多少兵馬?”
“一萬京軍戰兵即可,此外濟州馬場的戰馬也會調運至遼東,朝廷還可下令朝鮮方麵出兵配合,清剿遼東境內的蠻夷。”
朝鮮配合大明清剿遼東蠻夷,這是慣例。
當年成化犁廷的時候,作為藩屬國的朝鮮就曾派出軍隊,全力配合明軍進剿。
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女真蠻夷太過猖狂,劫掠大明的同時,也劫掠朝鮮百姓,反正隻要搶到了那就是賺了,搶不到另外再說。
“出動一萬戰兵,錢糧輜重倒是可以支撐。”
楊廷和給出了一個合理的建議,道:“湯侯可抽調遼東衛所邊軍,他們常年與蠻夷廝殺,依舊保持著不錯的戰力,可儘快結束這一次的戰爭。”
大明邊軍,依托於九邊軍鎮體製,就是在北方邊境地區派遣大將鎮守,將領在鎮守的地方有充分的自主權,可以根據情況自行處理,並且對鎮守地區的軍民進行管理,屬於軍政合一的鎮守模式。
大明的九邊軍鎮,依次為山西鎮、陝西鎮、延綏鎮、薊州鎮、遼東鎮、大同鎮、宣府鎮、寧夏鎮、甘肅鎮,而遼東鎮因為地理位置太過關鍵,所以被譽為九邊之首。
九邊軍鎮中,陝西四鎮設三邊總製府,駐固原,稱為“西三邊”;山西設總督,聯絡宣府、大同,稱“中三邊”;在薊鎮設提督,管理薊、遼兩地,稱為“東三邊”。
太祖朱元璋在邊境地區建立了都司衛所製度,開始了對邊境地區進行軍事化的管理,這些邊境地區的都司衛所既能夠加強邊防地區的軍事統治,也能夠促進邊境地區的農業生產,對邊境地區的開發有著重要的意義。
這些邊境地區的都司衛所是邊境地區的重要守備力量,同時派遣諸王進行鎮守,將北部的防線連接成一個整體,在遼東地區設立衛所,加強了中央對邊境的統治和控製,這些衛所為九邊軍鎮體製的形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洪武年間朝廷在北部邊防地區采取了積極的防禦措施,在北部邊境建立了重要的軍事重鎮,駐紮重兵,以備作戰。
在漠北的蒙古部落經過調整,迅速壯大起來,就是韃靼部落與瓦剌部落,對大明北部邊境又形成了新的威脅,太宗朱棣五次親征,想將蒙古實力一網打儘,但是由於戰線較長,收效甚微,並且頻繁的軍事行動搞得朝廷入不敷出,最終自己也在親征路上病逝。
並且太宗朱棣將大寧都司內遷到了保定,洪武時期建立的東西聯防體係被打破,整個遼東東西北三麵皆是蠻夷環伺,以致於局勢日益糜爛,而朝廷也失去了帝國右翼,正統年間,土木堡之變更是讓大明麵臨滅國的危機。
成化年間,蒙古頻繁滋擾遼東地區,明朝的西北門戶也大開,和蒙古的戰爭一直不斷,使得明朝的邊境軍隊常年處於東西調守,來回抗戰的局麵,北部防禦體係已經嚴重破壞,朝廷不得不采取了“分地守禦”的政策,將一邊分為九邊,劃區防禦,以備作戰。
九邊軍鎮的確立,一個明顯的現象就是大明的邊防進行了大幅度的南移,說明大明的邊防經過了幾代皇帝的經營,反而在逐漸變弱,大明的邊境也在不斷收縮,在應對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中,大明一直處於弱勢。
由於邊境南移,但不得不將邊境重點轉為防禦,軍事防禦使得大明的軍費日益增長,主要是由於九邊軍鎮的人員補充上,出現了“主兵不足,增以募兵,募兵不足,增以客兵”的惡劣現象,導致九邊軍鎮的糧草供給和軍費開支出現不足。
除此之外,九邊軍鎮的軍事設施還要常年修築和加固,這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大量修牆,一年就要耗費一百五十餘萬兩白銀,耗費二百三十餘萬石糧食,這其中不知多少錢糧被人貪腐,進了那些貪官汙吏的腰包。
還有一點,九邊軍鎮是明蒙之間戰亂的主戰場,戰事一起,調兵遣將,耗費軍餉不計其數,比如成化八年,巡撫延綏鎮右副都禦使上奏:“虜寇相繼犯邊……須措備明年軍費……共估銀九十四萬六千餘兩……”
這還隻是延綏鎮一年的一小部分,並不是延綏鎮一年的全部軍費,如果將九邊軍鎮一年的軍費全部加起來,那簡直是個讓人絕望的天文數字!
隨著邊防日益糜爛,大明財政中軍費支出也越來越多,直至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然後朝廷還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