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購買布料(2 / 2)

分彆前,王建成給了郭新年500塊錢,並承諾等他回去後,會給郭新年彙款。

一周後,賓館讓郭新年接電話,王建成說已經給他彙款,讓他去農村合作社銀行取款。

郭新年興衝衝的去了銀行,原本以為王建成頂多給個3000塊,但沒想到給他彙了一萬整。

要知道那年代萬元戶都是了不得的存在。

王建成回去之後,按照郭新年教的辦法,實行預售,先收了一筆錢,然後利用預售款再購買絨毛,如此不用等成品售賣,資金回籠,大大的節省了時間。

而絨毛一天一個價格,水漲船高,時間成本是最大的。

另外,能形成預售的前提就是貨物緊俏。

鴨絨被橫空出世後,就變成了緊俏的東西,所以預售是可行,且成功的。

1萬5的本錢,收購的絨毛翻了至少20倍,所以給郭新年一萬,也無可厚非,且,王建成覺得郭新年未來一定能成就一番事業,到時候,郭新年也會年及他王建成的好。

有了這一萬的啟動資金,郭新年就開始購買布料。

這一次郭新年也學聰明了,在內衣口袋和褲子內封了個拉鏈口袋,將錢分成兩份,牢牢的貼身保護。

光州有兩個布料市場,一個是新建的開園布料城,一個是在郊區舊的露天布料市場。

經過走訪,的確良一米的價格在3塊,的卡的價格在3.5塊,賣到老家縣城一米賣12元是沒問題的。

但如此隻能賺4倍利潤,郭新年的心裡是想賺5倍6倍。

本金1萬,4倍利潤就是4萬,5倍就是5萬,6倍就是6萬,這一來一回相差2萬呀。

86年的2萬,可是天文數字,第一桶金能多賺一點就多賺一點。

光州郊區德華布料露天市場。

郭新年轉了好幾圈,突然被一個油頭粉麵,穿著喇叭褲、格子衫,頭頂趴著蛤蟆墨鏡的年輕男拉住。

“老板要咩麵料?我家店咩布料樣式有啦。”小夥口音是純正光州人。

郭新年腦子突然一閃,心想,布料市場的布料也都是從渠道商或者廠家購買的,要是能從第一源頭購貨,豈不是能節省成本。

“我想要的確良和的卡。”郭新年說道。

“沒問題,我店裡都有啦。”

郭新年遞過去一根萬寶路,給小夥點燃後,輕聲道:“兄弟,我想問問的確良和的卡的布料,你們都是哪裡進的。”

小夥立馬沉臉,“啊呀,這可是商業秘密啦,我怎麼能告訴你。”

郭新年拉著小夥到角落,掏出200遞過去。

“哈哈哈,有錢什麼都好商量啦。”

這小夥隻是一家布料店的夥計,對於外來人而言進貨渠道的確是謎團,但在布料市場卻不是什麼秘密,於是拿了好處費後,就告訴了郭新年。

郭新年感謝後,就直奔番禺區的四海貿易公司。

這是廣州最大的的確良出貨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