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最快更新我的洪荒太過艱難最新章節!
玄源可青鸞各自安坐,分彆推演屬於自己的擁有推演的大道法則的框架。
而玄源則是興頭正烈,思維飛速運轉。
至於關於這個框架的靈感,也是如春筍般不斷湧出。
玄源深陷在這推演框架的快樂之中。
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玄源的推演也在一直不斷的推進之中。
對於這個框架,玄源也漸漸的有了思路。
既然玄源的推演方式是枚舉法,那這個框架的結構,自然是需要按照枚舉法的核心要領來搭建了。
而枚舉法最費時間,所以自然要想辦法壓縮這個方法所需要的時間。
這個時候,時間之道自然而然的就出現在了玄源的視野之中,能夠戰勝時間的當然也隻能是時間了。
不然哪怕玄源采用在玄妙的框架來構建這條大道,時間上的耗費總是難以逃避的,既然如此,何不在這條大道法則的框架之中,加入時間之道的成分。
就如同玄源利用不同時間流速的虛擬世界來彌補自己的時間一樣,時間之道當然也能夠彌補枚舉法的缺陷了。
甚至隨著玄源對於時間之道的不斷領悟,玄源這用來推演的大道的效率或許能夠更上一層樓也說不定。
有了大道的核心枚舉法,又有了框架的核心——時間之道。
之後的框架的搭建,對於玄源來說總算是有了大的方向,想要獲得成功也是指日可待。
當然了,隻有時間大道作為核心,顯然無法支撐起這個大道的框架。
畢竟這條大道的本質是推演、是計算。
對於計算,玄源其實也早就有所準備,那就是利用陣法統合陰陽、乾坤、五行之道。
至於玄源記憶之中的所謂的八卦,玄源並沒有任何研究,何況這八卦也未必適合玄源,甚至可以說不太適合玄源。
因為玄源早在領悟完五行之道的時候,就曾經相關,以陰陽五行等方麵的知識去推演所謂的八卦之道。
可或許這並非是玄源的方向,玄源始終沒有得到什麼要領,也就慢慢放棄了。
但是單純的陰陽、乾坤、五行之道,其實也是能夠進行推演的,隻不過他們的側重點並不在推演上。
而玄源在這些大道法則上的造詣頗深,這也是玄源的自信的憑證之一。
玄源打算在這條大道上,利用自己原本的積累去一點一點的構建出屬於自己的推演大道。
所謂的枚舉法,是歸納推演出所有的可能性,並在其中或者最優的答案。
而作為世界之基的陰陽、乾坤、五行,他們本身就無物不包。
甚至可以說一切的一切,都能夠在陰陽、乾坤、五行之道中找到。
通過這幾條大道法則,玄源自然能夠獲得所有的可能,哪怕這些可能的數量多了些,對於玄源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因為玄源本來就是想要獲取所有的可能。
所以很快的,玄源就構建了一個初步的框架出來了。
而這個框架一出來之後,玄源突然發現,這個框架和自己大道法則的框架在某種程度上是接近的,甚至可以說是自己的大道法則框架的簡化。
這個發現讓玄源突然感覺到不同尋常之處。
要知道,這個框架的搭建,是自己一點一滴構建出來的。
可為什麼會和自己的大道框架相似呢?
發現了這個問題之後,玄源順勢停下了繼續推演的打算,因為這個問題或許就是玄源破局的真正關鍵。
在思考了一段時間之後,玄源對於前期的場景也有了一部分推測的答案。
按就是,自己的大道法則本身就是自己思考之後得出的結果,其中自然也就帶著自己思維方式的特質。
這也就導致了,玄源思考之後的大道法則,和玄源的思考方法十分接近。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玄源自身打大道法則就可以用來推演。
畢竟術業有專攻,玄源的大道法則,更多的是玄源對於大道的理解,是自己一切思想、智慧聚集的產物。
不過在構建這個新的框架的時候,玄源是可以結合自己之前的構建自身大道法則的經驗的。
雖然未必要完全一致,畢竟作用不同,框架的構建也不同。
可至少有了之前的經驗,這個新的框架的穩定性是不成問題的,因為這一套東西,玄源已經推演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可以說是爛熟於心。
一段時間之後,這個新的框架正式出爐。
想要仔細的觀察這個新的框架,並嘗試著用它進行推演。
可惜的是,玄源失敗了。
玄源不信邪,反複的去嘗試,可結果卻是反複的失敗。
最終,玄源才確信,自己或許又走錯了方向。
思考許久,玄源發現或許是自己這個新構建的框架太過複雜。
玄源提煉的這些大道用來構建自身的大道或許是越複雜越好,可用來推演卻未必如此了。
就好比所謂的計算機,其實最初來源於二進製,一切的計算能力都是從二進製上延伸而出的。
玄源在這個框架之中,利用的元素太多,它們相互影響下,玄源的失敗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玄源構建這個框架的核心應該要越簡單越好。
而陰陽之道則是玄源理解之中最為合適的存在,因為他們本身就二者對立的情況。
可惜的是,玄源對於陰陽之道雖然有一定的造詣,可在玄源參悟的這些大道之中,陰陽大道並非是玄源的強項。
所以,在取舍之下,玄源選擇的五行之道。
畢竟五行之道,算得上是玄源所有的大道法則之中,感悟最深的之一了。
並且從金仙之時就修行至今,從未懈怠。
對於五行之道,玄源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比陰陽大道高出不止一籌。
至於五行推算之法,玄源在這麼多年的修行之中,雖然沒有專門去推演過,可旁敲側擊之下,也算是有點心得。
到了這時,玄源也明白自己貪心了。
畢竟單單是五行推演之法,就已經博大精深,哪怕玄源一輩子去參悟,都未必能夠說將其完全參悟透了。
而剛剛,玄源竟然想要將陰陽、乾坤、五行都融入到其中,未免太過自大。
這還是在玄源本身就不擅長推演之術的基礎上。
如果玄源真這樣做的話,恐怕繼續推演個百萬年,都未必能夠將這條大道法則推演出來。
所以,碰壁之後,玄源選擇了五行之道作為推演的核心框架所在。
當然,時間之道玄源無論如何是不能拋棄的,哪怕再困難,不然這五行推演之道效率不高,也就徹底失去了意義。
而所謂的五行推演之術,重點則是在於把握推演的事物同五行的關係。
其中有五行五方、五行五識、五行五覺等等同五行息息相關的存在。
當然五行世界之基的本質,才是五行推演之術的重中之重。
所以,玄源很快就又有了新的思路,新的框架很快就又構建出來了。
這一次,玄源隻是單純用五行之道中有關於推演的部分,再加上時間之道的加速,得出了一個看似簡陋的大道框架。
在初步得到這個框架之後,玄源並沒有馬上完善它的意思,而是同樣先去驗證它的可行性。
結果果然沒有讓玄源失望。
雖然這個框架的推演效率並不高,甚至還比不上玄源自己直接推演的效率。
可這個結果已經讓玄源感到心滿意足了。
畢竟效率再低,可畢竟這已經算是一種成功。
效率低不要緊,這不過是玄源得出的初步的框架,等到玄源進一步將其細化之後,效率自然會有所提升。
更彆說在完成框架之中,繼續完善它的血肉,同樣能夠讓它的推演效率進一步提高。
哪怕現在的玄源推演出來的這個用於推演的大道法則,推演的效率能夠比玄源高那麼一絲,對於玄源來說也是一種勝利。
畢竟隨著時間的積累,這麼一點的優勢,就能夠轉換成巨大的差距。
有了方向之後,玄源對於之後的推演更加的上心,也更加有動力。
也不知道過去了多久,玄源和青鸞依舊相向而坐,忙於各自的推演之中。
這天,玄源在不斷的推敲完善之中,總算是得出一個在自己眼前相對完善的框架。
再嘗試之後,玄源發現單單是利用這個框架推演的速度,就已經超過自己直接推演的速度,並且這個速度達到了玄源推演速度的三倍。
這也就意味著單單是使用這個框架,玄源未來的推演效率就能夠達到現在的三倍,修行的效率也能夠達到接近三倍的層次。
這或許能夠讓玄源因為自己采用枚舉法而比同階修士低的效率被重新拉高。
玄源未來修行的速度,或許也能夠因此超越同階修士。
在得出一個相對完善的框架之後,玄源睜開了眼睛,打算同青鸞分享自己的這個大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