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修士在魔族分身他顧,趕往泛三族聯盟的戰場之時。
被人皇重新聚集了起來。
人皇及人族的部分高層帶領的隊伍,在這種分散的情況下簡直不可阻擋。
在人皇的帶領下,人族有種絕地求生的感覺。
哀兵必勝。
既然已經沒有了退路,那人族的一眾修士自然也就拋開種種外界的影響,專注於戰場之中。
這就導致了人族在陷入頹勢之時,反而激發出了無窮的士氣。
這種士氣雖然虛無縹緲,可對於一場戰爭的影響確實真實存在的。
至少對於眼下的人族來說在,這樣的士氣是他們最難為可貴的東西。
隻要這樣的士氣一直在,那人族就不會輸。
事實也是如此。
在局部的戰場上,人族開始漸漸的挽回了局麵。
這樣一來,魔族在洪荒世界之中的力量就有削弱了一分。
因為他們如果想要贏得最終勝利,必然要處理眼下人族的人皇所帶領的隊伍。
可眼下的魔族,顯然已經沒有這樣的力量。
以人族眾誌成城的架勢來看,魔族需要調出一隻龐大的隊伍才能夠戰勝他們。
可一旦如此,魔族在其他戰場的局勢也將崩潰。
這同樣是他們無法接受的一點。
在玄源和青鸞的注視下,羅睺和三清始終沒有任何動作。
仿佛放棄了一樣。
既然如此,玄源和青鸞也樂得清閒。
雖然天庭眾多神靈多年的準備可能排不上用場了。
可對於玄源和青鸞來說這並不重要。
隻要想,他們在未來總歸是能夠找到類似的機會的。
他們靜心等待就行了。
……
時光匆匆走過。
洪荒世界戰爭的局勢也越發的明朗。
在魔族被人皇帶領的隊伍打得節節敗退之時,魔族不僅沒有向人族戰場繼續投入兵力。
反而將這部分兵力從人族的戰場之中調出來,投入到和泛三族聯盟的戰爭之中。
如果從整體上看來,魔族的選擇將會加速他們的落敗。
洪荒世界的大部分修士也是這樣想的。
可結果往往出乎人的意料。
因為人族並沒有選擇乘勝追擊,幫助泛三族聯盟攻擊魔族。
反而開始選擇作壁上觀。
人皇眼睜睜的看著魔族撤退,並且下令不再追擊。
就這樣,人族暫時退出了這場戰爭。
眼下即整個洪荒世界就隻剩下魔族和泛三族聯盟的戰爭了。
很顯然,在背後,人族和魔族達成了共識。
魔族退出人族戰場,而人族不再選擇追擊魔族。
這個結果對於雙方來說,其實都沒有那麼容易接受。
對於魔族來說,哪怕他們把隊伍從人族這邊調到泛三族聯盟的戰場之中,也不一定能夠戰勝泛三族聯盟。
哪怕戰勝了,也難以應對經過修整的人族隊伍。
至於對於人族來說,這時候的作壁上觀,將會直接影響到戰後他們同泛三族聯盟之間的關係。
不僅如此,人族這一次在魔族之中損失這麼慘重。
哪怕人族之中大部分修士都明白這樣做對於人族來說是最好的結果。
可這僅僅是理智上的認知。
在心理上、在感性上,人族的大部分修士恐怕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很顯然,做出這個決定的人皇在戰後將會承擔巨大的代價。
這個代價或許是他的退位。
當然了,對於眼下的人皇來說,經曆了這場戰爭之後,他注定要從人皇之位上退下。
區彆在於退位的方式。
一個是戰後主動退位,一個是被輿論逼迫退位。
看似結果一樣,可實際上確實天差地彆。
總之,在這場戰爭之後,當代人皇在人族的曆史上的風評注定不會太好。
這也是他自己的選擇。
承受一切的後果,保留人族的實力,儘可能的讓人族擁有更加光明的未來。
或許,這就是所謂人皇的擔當吧。
雖千萬人吾往矣。
從這一點來看,他其實隻不過是生不逢時罷了。
在六位聖人的製約下,這也已經是他能夠做到的極限了。
……
人族一遍收攏隊伍,一遍消化這場戰爭的結果。
當然,在這種時候,他們不可能解散隊伍。
因為或許很快他們就要投入到一場新的戰爭之中了。
修整,是他們這段時間最需要做的事情。
至於其他的,就隻有等待泛三族聯盟和魔族戰場的結果了。
這將決定人族未來的命運。
這種將命運交給其他存在的感覺注定不好受。
特彆是人族當了這麼久的天地大劫主角。
……
在魔族從人族戰場之上抽調勢力投入到泛三族聯盟的戰場之後。
雙方的戰鬥也變得越發的激烈。
可以說,事情發展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已經沒有後退的餘地了。
魔族抽調的生力軍,一下子就穩住了他們在泛三族聯盟的劣勢。
戰場再一次陷入到了膠著之中。
對於洪荒世界的這種變化,玄源和青鸞雖然感覺有些出乎意料,可也還在能夠接受的範圍之中。
甚至他們還能夠理清這其中發生的故事。
很顯然,這其中有六聖的手筆。
至於有幾位參與了,玄源和青鸞並不清楚。
處在這種時候,憑借著人族自己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和魔族達成共識。
也就隻有聖人的參與才能夠做到這點。
看來,這是聖人們和羅睺交流之後給出的方案。
這個方案對於人族有利,也就對六聖有利。
他們當然會選擇支持。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app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麵,請下載愛閱app 最新章節。
筆趣派為你提供最快的我的洪荒太過艱難更新,第四百八十九章 人族抽身,聖人和羅睺的交易免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