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羅睺邀戰,串聯的準聖隊伍(2 / 2)

在話音落下之後,他的身影直接出現在混沌之中,等待羅睺的到來。

當然,玄源應戰的回應,也直接在洪荒世界之中散播開來。

在洪荒世界眾生麵前,玄源保持著足夠的高的姿態。

在玄源進入到混沌之中後,一下子就將整個洪荒世界頂尖修士的目光全部吸引住了。

無論是六位聖人,還是後土。

包括了四方聖獸、玄龜、鎮元子等人。

他們還從來沒有見識過混元層次的修士正麵對敵,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而這,也是洪荒世界眾生第一次見識到天帝的正麵出手。

這也將為他們揭曉天帝的神秘麵紗。

當玄源出現在混沌之中後,羅睺道人的身影緊隨其後。

玄源和羅睺各自立在混沌之中,看著對方。

在這一刻,沒有想象之中的劍拔弩張,兩人的神情完全沒有之前在洪荒世界傳音那樣的激動。

玄源反而是有些平靜,彷佛在和同道打招呼一樣。

“見過羅睺道友,一彆多年,羅睺道友風采依舊。”

羅睺也是笑著回應道:“可是玄源道友的風采更勝往昔。”

玄源有些感慨道:“還記得當時第一次見到羅睺道友之時,你我修為相差甚遠,當時與羅睺道友的一番論道,使我受益良多。”

羅睺則是平靜的回道:“第一次見到玄源道友隻是,你我修為相差懸殊”

“第二次見到玄源道友之時,你我都是準聖之境的存在,雖然修為還有些差距,可卻已經是同層次之人了。”

“第三次見到玄源道友之時,你的修為已經基本趕上我了,哪怕可能有些參差,可動起手來,恐怕已經分不出勝負了。”

“這次見到玄源道友,我的修為卻已經趕不上你了。”

“玄源道友你的修行速度,還真是讓我汗顏。”

在感慨過後,羅睺馬上又轉回了話題:“不過修為高低,與戰力高低並沒有絕對的關係。”

“就讓我來看看玄源道友你在證道混元之後,是否忙於天庭事務,放下了戰鬥。”

玄源靜靜的聽著羅睺的感慨。

因為這不僅僅是羅睺的感慨,也是玄源之前人生的真實寫照。

玄源正是這樣一點一滴的努力,慢慢追上羅睺,甚至超越羅睺的。

整個洪荒世界之中,恐怕也就隻有羅睺和鴻鈞可以當做玄源之前經曆的坐標。

甚至可以說,玄源以往在修行的時候,他的假想敵就是羅睺和鴻鈞。

他正是參照著羅睺和鴻鈞的路,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在這一點上,玄源並不否認。

當然了,這樣的經曆本身和羅睺以及鴻鈞無關。

可是玄源的內心之中,一直渴望著正麵戰勝羅睺和鴻鈞。

這也是為什麼玄源知道自己和青鸞分開之後,更容易被羅睺和三清算計到,卻還是義無反顧的應戰。

因為這同樣是他多年來的渴望。

如果戰勝羅睺,玄源的道心未必會更加堅定,可他會更加釋然。

這同樣是在同自己的過去做個分割,同自己的過去做個了斷。

讓玄源更加順心。

彆看這好似沒有任何好處,可這種順心對於修行來說是無法衡量的存在。

所以,在羅睺說完之後,玄源輕聲的回複道:“我確實很早之前就想要同羅睺道友你正麵打一場了。”

“既然羅睺道友有心,那我怎能不應戰。”

“在戰勝了羅睺道友之後,也算是了了一樁心事。”

……

在玄源和羅睺進入到混沌之後,洪荒世界之中,天庭的力量一下子就削弱了不少。

在這種時候,正是有心人出手的最佳時機。

六位聖人哪怕心裡十分希望到場觀看玄源和羅睺的戰鬥,可最終還是選擇隻留幾分心神在他們身上。

至於他們自己,其實有著更加艱巨的任務。

這也是羅睺和六位聖人的交易的一種。

羅睺把玄源帶出洪荒,和玄源互相牽扯。

洪荒世界的一切事務,包括天地大劫,就徹底交給六位聖人了。

至於說六位聖人如何應對,就隻能夠看他們自己了。

說到底,讓羅睺牽製玄源,就已經是羅睺能夠做到的極限了。

也就是他知道玄源不想要在洪荒世界之中動手,不然在洪荒世界之中玄源和青鸞其實是立於不敗之地的。

兩位混元之境再加上天帝天後的權柄。

除非鴻鈞也出手,不然他們連一點正麵挑戰的機會都沒有。

而進入到混沌之中後,玄源雖然還是能夠調用一部分洪荒世界的天帝之力,可這股力量相比起在洪荒世界之中就顯得極其有限了。

這樣一來,羅睺還真的能夠將玄源牽製在混沌之中很長一段時間。

事實上,在玄源離開洪荒進入混沌之後,洪荒世界之中馬上就有暗潮湧動。

洪荒世界之中,突然出現了不少修士。

這些修士的修為,都在準聖之境。

顯然,這是六位聖人和羅睺的手筆。

如果這些修士都選擇參戰的話,那同樣也是在對天庭宣戰。

因為天庭的禁令之中,就有著不能夠造成準聖層次的破壞這一條規定。

這一批突然出現的準聖修士的數量,已經占據了洪荒世界眼下準聖修士的三分之一以上了。

很顯然,這一股力量的串通肯定已經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

不然不可能在玄源離開之後,就一下子出現這麼多修士。

至於說如果串聯這些修士,無法是利益罷了。

在天庭的壓製下,這些修士確實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出現在洪荒世界的舞台上了。

對於洪荒世界來說,天庭的禁令或許對洪荒世界有不小的好處。

可是對於這些準聖之境來說,天庭的禁令其實也是在剝奪他們的自由。

甚至他們之中不少人認為,他們的修行進展緩慢,和天庭的禁令有著直接的關係。

在這麼下去的話,他們彆說證道混元了,想要更進一步都十分困難。

再加上天地大劫的挑動,他們終究忍不住下場。

從這件事情來看,他們的選擇並沒有什麼對錯之分。

天庭也同樣如此。

這不過是角度的問題罷了。

如果繼續選擇,玄源和青鸞依然會這樣做。

當然了,他們其實也已經在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了,隻不過具體的方桉要等到這一次天地大劫結束才能夠出來罷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