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看法是華投動作這麼快,確實是上級對他放手的緣故,這樣華投才迅速建立了汽車產業鏈,所以放開各家單位的管理,讓他們擁有自主發展權是必須的。
但是孫祖傑也認為華國的汽車產業底子薄,零零碎碎的廠子太多了,一旦完全放開允許他們與國外大型車企合作,最大的可能就是技術沒有學到,市場卻完全丟了。為此他又是長篇大論,介紹了合資企業的種種花招。
既然華國汽車產業的潛力已經顯現出來,中樞也確定要大力發展汽車企業,我們的核心目應該是搞出有國際競爭力的汽車企業,要有自己的汽車品牌。
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就應該有所準備,引進國外的車企,暫時給他們讓出市場可以,但每一家引進的企業一定要給咱們留下點東西。
所以在對外談判中,必須由代表國家意誌的汽車總公司來主導,做到一個聲音說話,不能因為地方利益就放鬆對談判的要求,這樣不管哪家國外車企想進來就需要留下買路錢。
孫祖傑提出,要實行許可製,不是什麼單位都可以造車,現在的汽車廠太多了,就此打住,咱們把現在這些廠子搞好就夠了,而且還要允許大吃小,儘可能的把規模做大,減少數量。
外資企業要想合作,也要限製,一家外國車企隻允許有一個合作夥伴,這樣外國車企選擇餘地就會減少,那麼等他們想要進來,就隻能在技術轉讓上鬆口,要不然就堅決不讓他們進來。
其次一定要有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進行市場競爭,孫祖傑表態華夏汽車隻會做自主品牌,不會接受任何合資。但是華夏汽車的發展也需要技術,除了自己研發和購買之外,需要汽車總公司的監督和協調,幫助自主品牌從其他合資車企獲得技術。
孫祖傑緊接著提出了第三點,在國內各大汽車企業之間加強技術合作,不允許因為部門利益作祟,對技術轉讓設限,但是也不能像以前那樣白白轉讓,要按照市場規律辦事。
為此,孫祖傑決定華夏汽車做一個表率。他願意以優惠的價格轉讓華投從美帝和倭國那裡花巨資獲得的包括生產線和車型在內的上百項技術,以迅速提高整個華國汽車產業的實力。
如果需要的車企沒錢也可以,相關技術專利可以折算成華投的股份。在現在這種沒有產權意識的時代,這看起來就是免費送給他們。
說白了一句話,孫祖傑要的是華投係繼續做鯰魚的同時,整個華國汽車汽車對內可以互相競爭,但是對外需要一個聲音說話。
為此孫祖傑不惜將數億美元獲得的技術統統轉讓給國內的汽車汽車,這樣他們的整體實力提升,也變相增加了他們的談判籌碼和發展空間。
按照孫祖傑的方案,汽車總公司雖然會失去了對於各大汽車廠的管理,但是在對外談判上他們的地位就會有目標了,他們的任務就是要摳下一部分技術;而且對內還可以監督和協調各家汽車企業的合作。
所以對於他這個方案,與他結盟的汽車總公司立刻表示了認可,這總比虛化汽車總公司來的實在。
而各大車企想了想也覺得很不錯,一方麵上麵的婆婆汽車總公司從管理者變成了監督和協調角色,他們可以獲得自主權。
另外還可以免費從華投得到這麼多技術,那麼吃透了照樣可以與華投競爭,也就根本不需要那麼急迫了。
當然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辦法自主對外談判,必須要有汽車總公司管著,這點不太爽快,不過就算沒有汽車總公司,還有彆的婆婆,也就無所謂了。
所以總體來說,各大車廠得遠遠大於失,大家想了想都覺得不錯,當然內心深處都隱隱覺得,難得孫祖傑犯渾,先把他好不容易買到的技術坐實了弄手再說。
而長汽兩位領導麵麵相覷,該死的孫猴子,這麼一弄,豈不是紅旗白白送給他了,但是要想出言反對,他們卻怎麼也說不出口,看看在座的眾人群情振奮就知道了,總不能得罪眾人呀。
對於政務院領導來說,孫祖傑的方案緊緊圍繞著如何完善市場換技術,完全符合國策,而且他的顧慮也不無道理,方案也很有可執行性,確實有必要嘗試一番。
但是這種計劃經濟味道十分濃厚的方案,領導內心深處很不喜歡,這段時間他的感覺是孫祖傑似乎已經滿足了,失去了繼續前進的鬥誌,甚至走起了回頭路,年紀輕輕的,怎麼變成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