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祖傑安心的走下台,他並不覺得搞出幾家世界五百強有多大難度,華國本土的市場規模在那裡,隻要穩健發展,未來光光華投電子部門就可以創造出好幾個五百強。
此時的華投並不是世界五百強單位,因為世界五百強企業是針對某一領域的巨頭,要是華投這樣堆壘數據的企業算在內,對於其他任何一個單一領域的企業都是非常不公平的。
但是上麵知道,天翼曾經是世界五百強,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這麼一個好公司被迫將大部分股份賣掉了,換成了各種海外礦產投資。
除此之外,要是把華投旗下國內所有的企業營收加起來也能湊成一個五百強,現在孫祖傑宣稱要在二十年之內,旗下要有幾個世界五百強的工業企業,那麼華投的規模該有多大,也許這是一個新三井?或者勝過三井?
基於以往的成就,高層對於孫祖傑現在很有信心,但也有些患得患失,所以會議休息期間,孫祖傑就被大老闆喊了過去,“小孫,你現在的胃口是越來越大了呀!你真能做到嗎?”
孫祖傑笑著說道,“閔總,我膽子再大也不敢在這樣的會議上大放厥詞,我向您保證,二十年之內肯定就可以做到。”
大老闆一拍大腿,興奮地說道,“你要什麼優惠條件,隻要中樞能夠做到的,我親自幫你解決。”
孫祖傑想了想,“我也沒有太多要求,現在這樣我覺得挺好。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中樞能給我們多一些外彙留成。
錢放在外儲局買美債,還不如給我們一部分用來搞海外投資,手裡的外彙不夠,就是看到了好機會,也會捉襟見肘。”
大老闆想了想,點點頭,“你放心吧,這一次一起給你解決。”
就這樣,中樞工作會議結束之後,孫祖傑再一次來到了政務院,鐵老闆笑著說道,“小孫,政務院開會討論了一下,又諮詢了幾位老同誌的意見,大家一致認為有必要對華投的海外投資工作進行重新規劃。”
說完,鐵老闆就開始解釋起來。當初華投成立的初衷就是國家覺得手裡的外彙不斷貶值,需要進行投資。
可是從八十年代開始,美元強勢,貶值預期不強,國家又沒有足夠的外彙,所以華投從外管局那裡拿不到外彙不說,反而還要不斷上繳手裡的外彙。
這完全違背了華投成立的初衷,到了九一年,外管局手裡的外彙已經突破了一百五十億美元,已經沒有當初那麼捉襟見肘,所以中樞決定,從現在開始,華投要恢複原來的外彙投資工作。
因此中樞決定華投係下屬企業執行國家現有的外彙額度留成製度,不再為華投製定特殊的額度留成製度。
除此之外,中樞決定給予華投十億美元的外彙投資額度,由華投負責海外投資,並向政務院經貿辦公室定期彙報工作。
孫祖傑聽完就一愣,什麼時候又多出來一個經貿辦公室,鐵老闆毫不奇怪,笑著說道,“前幾年經委撤銷,可是這幾年的工作實踐發現遇到了不少問題,所以我入京之後就建議成立了生產辦公室。
現在又在生產辦公室的基礎上成立了經貿辦公室,通知還沒有發下來,你不知道也正常。”
建國以來,華國經濟部門中最掌實權的還是計委和經委,計委負責規劃,經委負責執行,這樣兩巨頭格局一直到前幾年經委撤銷才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