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意義(2 / 2)

所以一旦國際上出現了什麼事情,他們隻是見招拆招,聽取下級的意見,然後憑借自己的經驗和政治智慧做出決策,一般來說,都是保守,打醬油的多。

如果涉及到華國,也是儘可能維護華國的利益為先,坦率的說,能夠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錯了,世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是這麼過來的。

而華國的普通人很多人連世上有哪幾個重要國家存在,怕也是懵懂無知的,即使在體製內,很多人也是如此。所以在這個時代,孫祖傑在後世看到的,聽到的信息量之大,絕對遠遠超過了所有人。

所以他寫的大國崛起幾乎是領著華國上下一起開眼看世界,不隻看世界的現在,還在回憶過去,展望未來。

這會兒正處在八十年代第一年,全會召開後的第二年,於思想界和文藝界而言,無疑是“文藝複興”的頭兩年,全社會都處在思想空白的年代,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過去那條路線是不能再繼續下去了,可是未來怎麼走,誰也不知道。

更可怕的是,不管是聽到的,還是看到的,都表明華國不僅僅比不上歐美倭這些發達國家,甚至連東南亞的生活水平都遠在華國之上。要不然李家坡來訪,華國能那麼重視嗎

這種宣傳與現實的反差,對剛剛開眼看世界的華國人的衝擊,此時他們內心的複雜和迷茫,是後世人難以體會的。

所以由此產生的極度不自信,才會出現種種匪夷所思的笑話,才會有河殤這樣公然否定本國輝煌曆史的紀錄片堂而皇之的出現在電視上。而大國崛起在此時應運而生,無異於清末嚴複作天演論,有點開天辟地的味道。

所以高層在看到大國崛起的相關稿件之後,立刻就意識到這些講稿的價值,下令全部複印下來,然後整個高層傳閱,又找來了一堆專家學者,讓他們對於講稿的說法進行論證。

此時華國專家學者中不乏出色的人才,但是如同孫祖傑這樣能夠站在一定的高度對於曆史,現在和未來指指點點,他們不論是思想還是思維習慣上都有些力所不能及,所以第一次看到這本講稿時,很多人都吃驚的不得了。

研究的結果當然是孫祖傑的文章對於華國有巨大的指導意義。比如他的不列第亞篇,就對於不列第亞攪屎棍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除了不列第亞怎麼折騰歐洲之外,孫祖傑重點提及了不列第亞一旦撤走,總是在當地留下一大頓麻煩。

比如在南亞次大陸的惡心做法,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高層立刻就想到了,即將到來的港島未來談判,恐怕也會有不少麻煩。

所以當孫祖傑出現在諸多的專家學者麵前時,他吃驚的發現眾多專家學者竟然如此的謙虛,甚至是以學生的姿態詢問他,他有些懵掉了,這個逼似乎裝的有點大呀,有沒有搞錯呀,你們這麼尊重我,我哪裡敢當。

當然孫祖傑倉促寫出來的東西肯定有不少漏洞,這些專家學者也同樣毫不客氣提出了異議,孫祖傑也都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對於他知道的,能夠自圓其說的,他也就解釋了一番;對於他不知道的,就老老實實說不知道,咱們想辦法共同研究一番吧。

在這個過程中,孫祖傑對於一些人比較教條化的思想同樣也進行了強烈的反擊,而就在這樣的思想碰撞中,大國崛起慢慢成熟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