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氏十分宜男,前頭生了四個兒子,都被抱走了。
既做了鄰居,流連少不得去蘇氏那邊兒拜訪一番,隻覺得這位鄰居十分熱切,想來是一個人住在花園裡太孤單了,很高興能來一個伴兒。公主府的花園一向禁止男子進入,流連住進來之後這禁令更嚴了幾分。花園裡還住著公主的一個守寡的兒媳崔氏。崔氏自恃身份,一向不與蘇氏親熱,倒是與流連一見如故,常來常往,勉為其難與蘇氏也有了一些交集。
公主的兩個兒子,還有一個兒媳,都死在那一場瘟疫中,兩個孫兒因為帶在身邊,倒是逃出命來。那一場瘟疫十分酷烈,京中人十去其二,幾乎沒有幾家沒死人的,公主夫婦攜孫子護駕遁入深山才躲過此劫,家裡隻剩下了崔氏一人。
昭烈公主對兩個孫子教養十分嚴格。長孫十三歲,因父母雙亡,便住在公主的院裡,次孫七歲,跟著母親住在花園裡。
崔氏雖是高門貴女,其實是個沒心沒肺天真爛漫的人,每天打發兒子去塾中讀書後,便到流連這裡消遣。每逢流連扮成男子出門,她便去稟了公主也要跟著。公主一向憐惜她,便允了,多派了兩個侍衛跟著。隻是出門後兩人的分歧稍微有點兒大,崔氏最喜歡逛脂粉店成衣莊和銀樓,流連雖然勉為其難陪著她,不過她明顯更喜歡去聽書看戲和瞎逛。崔氏細細地挑著首飾,流連竟自己溜走了,崔氏找出來時她正興致勃勃地看人殺黃蟮。崔氏承認殺黃蟑很有趣,但她絕不可能和一群臭男子擠在一起看熱鬨的。不過崔氏還是很喜歡跟她出來,一方麵自己一人出門很難,另一方麵林夫人嘴厲害,敢講價。七十兩銀子的頭麵,她五十五兩就替她講下來了,老板氣得直罵娘,林夫人毫不客氣對罵,崔氏看得心花怒放,太過癮了。出城瞎逛,無論是放羊的老漢還是洗衣裳的少女,林夫人都能閒扯幾句,跟人討水喝,聊了幾句,那人竟回屋捧了一捧棗子硬塞給她,這般要軟便軟要硬便硬,崔氏也是十分服氣。
花園的湖邊有個小樓,繡闥雕甍,朱彩鮮明,掩映在翠柳之後,夏天十分涼爽。底下三間是連通的,因地方寬大,光線又好,仆婦們常在中間放一張大席,在屋裡縫被子裁剪衣服,公主索性命人打了一張大案放在屋裡。蘇氏入府前是裴府的繡娘,手藝高超,在這個屋裡支了一張繡架,在這裡打發難熬的時光。流連不出門時,常過來釣魚,順便讓翠翠跟她討教一二。翠翠對蘇氏的技藝十分推崇,忘我地學習著,再加上來湊熱鬨的崔氏,午飯常常就開在這座小小的忘機樓裡。
流連常在樓上,推開窗便能垂釣。昭烈公主也不喜女紅,偶爾有暇也來樓上甩兩杆。釣上來幾條小鯽魚,公主吩咐人收拾出來燉湯,新鮮的鯽魚加上柔嫩的豆腐,自不會難喝。有時釣得太多,流連教廚娘炸了再加上豆豉蒸兩個時辰,刺都酥了,小哥倆吃得不亦樂乎。
駙馬偶爾也會陪公主來,順便閒談幾句。流連記得林珩臨走時的話,並不多嘴。好在夫婦二人基本也是閒談,並不與長討論時政。
天一天天冷了,公主的生辰快到了。公主的生流連辰是僅次於過年的一件大事。蘇氏預備的禮物是一件繡品,崔氏預備的是一雙鞋,流連想送一套衣裳,又覺得太敷衍刁,送一套頭麵又心疼——拿得出手的頭麵少說也要八九百兩銀子,公主還不一定看得上。想來想去,流連拿不定主意。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