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3 章 老婆來信(1 / 2)

秋夢期和戴燕回去後,第一時間給蘇韻去了信。

詳細告訴她這次劫獄行動的整個過程,李泰平安,但損了三人。

同時將白日和趙鴻慍的對話信息一一寫下來,隻是在寫到勳國公一案是否要趁機翻案的時候,她遲疑了一下,想了想,才繼續下筆。

從趙府回來,她就跟影七分析了當下的情況,影七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眼下太子要是沒了,敬王一家獨大,對我們或許不利,還是以大局為重吧,實在不行將來若是我們自己奪了天下,再正名也不遲。”

雖然這麼說,但秋夢期知道,他是有多麼迫切想能儘早為禾家翻案,為那三百多條冤死的亡魂申冤,如今這麼好的機會就擺在眼前,他當然會心動。

況且眼下翻案,和將來蘇韻上位再幫勳國公正名,兩者之間的意義完全不同。

如今景仁帝仍在位,而設計陷害並誅殺禾家三百多人,冠以禾家軍叛國罪名的就是此人及其親生兒子,當年下令滿門抄斬的也是他,隻有他這個當事人親口承認禾家軍是冤枉的,那麼翻案才有意義。

這樣的意義,遠不是未來蘇韻上位後,在司馬家人都沒了的情況簡簡單單下個旨說明所能比得上的。

就算景仁帝不親自背這個鍋,但由他的親生兒子當朝太子來背,也依舊有這個效果,因為太子背鍋的前提是,他必須承認當初的做法是錯誤的,當年的案子也是誤判的。

隻是這麼一來,太子被一棒錘死,他們也將迎來最大的敵人,嚴重的話,就會波及她們當下的計劃,和過去辛辛苦苦的那些付出。

秋夢期意識到,這時候已經不僅僅是為了天下百姓而戰的問題了,這時候,她們奮鬥驅動力又多了一個,那就是權力。

敬王上位,未必不會對百姓好,未必不會扭轉趨勢平複戰亂安撫百姓。

隻是開弓沒有回頭箭,這天下,她們也想要!

而這一次的選擇,也尤為重要。

秋夢期一時候也不知道該怎麼做,隻能先把問題傳回去,看蘇韻是如何答複。

最後說到尹西候,寫著寫著,又忍不住流著淚,可寫來寫去,彙聚起來隻有三個字:我好難過。

寫完之後安排把信送出去,之後又坐在位置上怔怔地坐了好久。

在沒有得到蘇韻的答複之前,他們隻得先停止一切行動,暫時等待。

如今她們住的這個院子是在西城靠近郊區的地方,是先前尹西候提前買下來的宅子,以前是交由一對老夫婦打理,如今李泰、秋夢期和戴燕住進去後,老夫婦就對外稱是生病的兒子帶著孫女回來。

秋夢期為了不打眼,在人前也默默低頭裝著戴燕的小丫鬟,倒也沒出過什麼差錯。

隻是今日是個特殊的日子,是尹西候下葬的日子。

因為劫獄事件後,京都對往來的人員的盤查尤為嚴格,在得知那天他們損了一人後,便時刻關注著哪家死了人,什麼時候下葬,下了葬說不定還

專門挖出來看,秋夢期幾人也特彆小心謹慎。

最後還是買通了一個剛死了個老嫗的家人,花了大價錢將其棺木做成兩層,把尹西候的屍身放在下一層,運出城去。

秋夢期是打算把他埋到當初埋著秋植附近那兒,等將來成事了,再將他們的墳墓遷走。

那座小縣城離京都並不算遠,有半天的路程,他們這幾人分批出城後又在十裡開外彙合,將尹西候的屍身卸下來,裝入新的棺木,朝秋夢期所指引的方向而去。

半天之後就到了小廟附近。

這算是秋夢期來到這個世界的著陸點,就是在這裡,秋植把為禾家昭雪的重任交給了她,也是在這兒,她做出了在這個世界裡最重要的決定,前往嶺南,順著柳鄂的線找出線索,因此才會意外地遇上了同樣流放嶺南的蘇韻。

緣分就是這麼奇妙。

隻是重新來到故地,心情卻完全不一樣。

當初秋植在她麵前咽氣,她是有那麼一絲的不知所措,但卻沒有太大的悲傷,或許是因為她沒有原身那樣對兄長有著深厚的感情,更多的是惋惜。

而如今,瘦猴沒了,她的悲傷卻是一陣一陣,因為那是她一手帶出來的人,他們是一群沒有方向沒有任何關愛和引導的年輕人,隻是憑著自己的對這個社會為數不多的了解,揣測著合適自己的生存方式。

萬幸的是,這幾個人心存良知,稍加引導就能走上正途,在麵臨抉擇的時候,又能做出舍生取義的行動。

李泰沒有來,他如今的目標太大,隻能躲在小院裡休養潛伏,秋夢期打算過段時間風聲鬆一點了,等他身上傷口好的差不多就送他回瀝州,那邊缺乏人手,他回去了正好也能派上用場。

早上靈柩出門的時候,李泰衝著尹西候的屍身一拜再拜,多次灑淚。

可惜的是另外兩名護衛的屍身留在了大理寺,看著後麵有沒有機會拿回來進行厚葬。

秋夢期蹲在墳前,默默地燒著紙錢,再次紅了眼眶。

……

天氣越發地冷,離春節也越來越近,秋夢期也越發想念著遠在瀝州的蘇韻,她們來到這個世界,也沒分開過這麼久,之前說兩三個月回去,這次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

她心裡沒底,心裡的想念每天都在侵蝕著她的心肺。

好在年二五,她收到了蘇韻的回信。

信中主要交代了幾件事:

一是抓住當下這個機會立即啟動為勳國公平反計劃,尤其是皇帝還活著的時候,讓這對父子直麵多年前他們所造下的孽。敬王想要太子死,那便讓太子死,如此也好告慰禾家三百多條冤魂和邊關十萬將士的英靈。

當然,如果能讓皇帝親口承認是他主導的這場陰謀那就更好了,但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至於他們所擔心的,太子死後敬王一家獨大這個擔憂,並非不可解。

那就是扶持一個和敬王對峙的對手,而如今符合這個條件的就是皇帝如今的寵妃莊貴妃的兒子,

十八歲的七皇子定王。

七皇子定王雖然沒有六皇子敬王那般深得人心,但此人性子衝動且腦子一根筋,容易控製。

負責永陵地宮和九重塔事宜的昊元星君就是莊貴妃給引薦給皇帝,此人深受皇帝寵愛,更是站在定王這一邊,定王能與敬王分庭抗禮並非毫無籌碼。

蘇韻在信中道:“待太子失勢,皇帝式微,孟家人失去靠山,讓趙鴻慍說服作為內閣首輔的孟閣老站在七皇子這一邊。”

“這些年來,孟家人雖說明麵上隻向著皇帝,但事實上私底下全部押寶太子,一旦六皇子上位,孟家人必定不會有好果子吃,孟閣老不會想不到這個道理。”

“七皇子雖然暴虐無道,但不像六皇子那樣心有城府,此人簡單好控製。”

“內閣五位閣員,除趙鴻慍外,其他幾人誰人不想攝政,誰人不想左右年輕皇帝的想法,比起一個精於算計的君王,這些老狐狸更鐘情易把控的二世祖,趙鴻慍隻需稍微一挑撥,便能有巨大的收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