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申能湊齊足夠的瓷器和茶葉,還多虧了韓讚周這位南京鎮守太監的幫助,不然的話,你且等著去吧。
徐霞客看了眼黃勇申,笑道:“不知公公需要多少生絲?多少綢緞?價格幾何?”
“多多益善,隻要霞客先生能找到貨源,咱家照單全收。”
“至於價格嗎?就按照市價!”
徐霞客伸出右手,手掌豎起:“一言為定?”
“啪!”
黃勇申也伸出手,拍在徐霞客的手掌上,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回道:“一言為定!”
韓讚周在旁撫掌笑道:“好,二位能精誠協作,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徐霞客看了眼二人,又補充道,“二位公公,我聽說京城的玻璃鏡子和平麵玻璃也是稀罕物,我們不妨也帶上一些。”
黃勇申和韓讚周兩人對視一眼道,然後笑道:“此事咱家已經去信禦馬監的曹公公,想來用不了多久,玻璃和鏡子就會運到南直隸。”
徐霞客轉頭看向韓讚周,笑道:“當初韓公公在南直隸用撲買的方式,賣出十塊玻璃鏡,可是賣出了天價,如果運到海外去,一定會引得那些南洋、西洋海商瘋搶。”
黃勇申對此也是自信滿滿。
大明的瓷器、絲綢、茶葉在海外就是硬通貨,加上數量不菲的玻璃和鏡子,這次出海一定會給皇爺的內帑帶來豐厚的收益。
當然,這其中也有他們這些人的一份兒。
三人商定好正事兒,便開始推杯換盞。
等到後半夜,徐霞客被人送回了暫居的屋舍。
翌日,徐霞客辭彆了韓讚周和黃勇申,乘車回到江陰,開始組織收購生絲。
數日後,一切準備就緒。
鬆江府,一處靠近港口的倉房內。
黃勇申看著滿滿一庫房的生絲和絲綢,滿意的點頭道:“霞客先生做的不錯,咱家這就命人結清貨款。”
徐霞客倒也沒有推辭,這些貨物不隻是他一家的,是得給人家銀子。
在黃勇申的命令下,儲存在附近幾座倉房的瓷器、棉紗、生絲、茶葉等貨物開始裝船。
看著不遠處忙忙碌碌,人聲鼎沸的碼頭,徐霞客感慨道:“好久沒見這麼繁忙的景象了。”
黃勇申頭也不回道:“這鬆江府的碼頭終究還是小了些,寧波那邊才是真的繁忙。”
兩人說話的功夫,一隊身著黑色公服的差役,在一名身著官府之人的引領下,來到了碼頭。
“黃公公,您也在這裡?下官有禮了。”
為首那官員,急步來到黃勇申跟前,恭敬施禮道。
黃勇申瞪了對方一眼,冷聲道:“該交的稅,咱家也交了,貨物你們也看了,怎的?是咱家交少了?”
那名官員對他的態度不以為意,笑著拱手道:“公公說笑了,隻是按戶部定下的規矩,所有出海的貨物,全部需要抽檢,還請公公勿怪。”
黃勇申眼睛一眯,沉聲道:“這是內廷的貨!”
“還請公公莫要為難我等,西廠的人可是一直盯著各處市舶司的,誰敢懈怠?”
?
章節錯誤,點此報送(免注冊),
報送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