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子完了,皇帝失去了對地方糧食的管轄權。
這在這個時代可是致命的問題。
按照信裡所說,當年的土木堡背後就有糧食的問題。
就在朱由檢翻看這些書信的時候,一道聲音忽然響了起來。
“陛下,臣有奏。”
朱由檢循聲望去,見是郭允厚這個老摳。
放下手裡的書信,朱由檢揉了揉自己的山根,開口道:“奏來。”
“陛下,臣以為,關於陽羨侯所說的問題,朝廷完全可以換個角度考慮這件事。”
朱由檢頓時來了興趣,伸手示意道:“繼續。”
“陛下,文武分治沒有錯,不能由文官單獨掌控天下兵馬的糧草,這也沒問題。”
“那不如索性,就讓五軍都督府也參與進來好了,由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共同在各地建立糧倉,對這些糧倉施行雙重管理。”
“戶部隻負責撥付銀元,購糧和儲糧之事,交給兵部和五軍都督府自己負責。”
郭允厚的話說完後,殿內的大部分人都是暗自點了點頭。
這是目前來說,最合適的方案了。
兵部和五軍都督府本就矛盾重重,也不用擔心這兩個衙門沆瀣一氣。
朱由檢轉頭看向李邦華問道:“兵部怎麼看?”
李邦華認真的思索了一番,才謹慎的回道:“臣暫時沒有異議。”
朱由檢又對盧象升問道:“陽羨侯,你呢?”
“臣無異議。”
“好,那就現在山東試行一段時間,等確定沒有問題後,再推行開來。”
朱由檢最後一錘定音。
“臣等遵旨。”
群臣也都躬身領命。
說完糧食的事兒,朱由檢又提起了題本中的另一件事。
“說完了糧食,按諸卿就再議一議,關於世襲武職的事兒吧。”
殿內眾人一聽,又是一陣頭疼。
這件事處理起來的難度,可是一點都不弱於剛才的糧食問題。
大明絕大部分的武官,都是祖傳的職位。
最著名的就是戚繼光。
戚繼光最初的官職登州衛指揮僉事,就是從他父親那裡繼承過來的。
而他父親的官職,是從戚繼光的爺爺那裡繼承來的。
說的再明白一點,登州衛指揮僉事這個官職,就是他戚家的。
這也算是給當初建國,和靖難那些功臣的一個賞賜。
你現在將軍戶取消了,將軍屯當做補償分給了那些軍戶,這沒有問題,反正那些軍戶的日子過得並不好。
但這些世襲武職不一樣,人家的日子過得可是滋潤的很,對這些人又該怎麼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