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著桌案上的幾份奏本,朱由檢對方正化簡單的介紹道。
方正化聞言,神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快速的將幾份奏本看完之後,方正化出言勸道:“皇爺,南京現在的局勢如此緊急,聖駕是不是先行北上?”
朱由檢轉頭看向他,麵露譏諷道:“你以為就憑徐弘基和那些亂臣賊子,就能讓朕退避三舍?”
“皇爺萬金之軀,萬不可輕易涉險。”
“戰場朕都去過了,還能怕了他們不成?”
朱由檢的話語中,滿是對南京諸文武的不屑。
方正化不得不繼續勸道:“皇爺,魏國公世代鎮守南京,門生古舊遍布軍中,還是要小心才是。”
“不用再勸了,朕是不會離開江南的。”
“南京的事,朕也要先看看。”
說到這裡,朱由檢忽的對門外喊道:“來人,傳駙馬鞏永固覲見。”
守在門口的一名內侍閃出身來,躬身領命。
須臾,駙馬鞏永固就在內侍的引領下,來到了朱由檢所在的書房。
“臣參見陛下!”
“方正化,將奏本讓駙馬看看。”
朱由檢說完後,就重新坐到了椅子上,靜靜的等鞏永固看完。
鞏永固看過之後,神色驟變。
“陛下,臣請旨回轉南京。”
鞏永固單膝跪地,鄭重其事道。<
br>
朱由檢點頭道:“朕宣你過來就是這個意思,朕暫時不回去,你先行一步回轉南京,協助英國公、韓讚周鎮守南京。”
“臣遵旨。”
鞏永固垂首稱是。
“記住,南京絕對不容有失!”
朱由檢語氣嚴厲的對鞏永固叮囑道。
“臣定不負陛下所托!”
“去吧。”
鞏永固再次叩首,緩緩退出了書房。
等其離開之後,朱由檢對方正化問道:“蘇州那邊的事,進展如何?”
“回皇爺,李若璉剛剛送過來的消息,流言案、哭廟案、逼宮案的主使,皆已授首,從犯及其家人,也都被送往遼東。”
聽完方正化的秉奏,朱由檢微微頷首。
“李若璉這次的動作挺快,朕很滿意。”
誇讚了李若璉一句後,朱由檢又繼續問道:“五世大海和尚和文震孟呢?是否已經上路?”
“回皇爺,兩位已經乘船西進,打算從成都進入烏斯藏,臨走的時候,五世大海和尚不僅將皇爺的賞賜帶走了,自己命人去采買了大量的絲綢和布帛。”
“烏斯藏那裡,對大明西南的安全很是重要,告訴文震孟,讓他摸清楚烏斯藏的具體情況,等時機成熟,朕會遣大軍前往,乾預烏斯藏各方。”
“臣明白了。”
方正化躬身應道。
見朱由檢沒有彆的吩咐,方正化看了他一眼,似是有些欲言又止。
朱由檢有些奇怪道:“怎麼了?有事就說。”
“皇爺,周延儒那邊有點問題。”
方正化低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