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謙益就不說了,無論水太涼和頭皮癢是真是假,但此人的立場很有問題。
至於說黃宗羲,朱由檢對他學術成就,很是讚賞,甚至是推崇,但對他的人品,卻是不敢恭維。
其氣節,莫說是和另外兩位明末清初大思想家比,甚至不如錢謙益。
錢謙益作為東林魁首,在明亡之後,雖是沒有以身殉國,但至少沒有往前東家身上潑臟水。
黃宗羲呢?
一開始或許對滿清的統治很是不滿,但很快就被滿清拉攏,派出自己的徒子徒孫,協助滿清修纂明史,公然否認南明的合法性。
原本對滿清科舉不屑一顧的江南士子,見他這位士林巨擘的態度轉變,也開始對滿清的掄才大典趨之若鶩,紛紛進入朝堂,為滿清效力。
為此,呂留良等一些士林人等,紛紛與其絕交。
到了乾隆年間,弘曆修纂四庫全書的時候,大量古籍被焚毀,王夫之、顧炎武等人的著作,同樣也不能幸免,唯有黃宗羲的思想理論,被成係統的保留了下來。
對這樣一個人,就算是他再有才學,朱由檢也不會重用。
主仆兩人也沒帶其他人,就在鳳陽紫禁城中亂逛。
一邊走,朱由檢的腦海中,一邊搜尋合適的人選,報紙的事著實不能再拖了。
方正化也同樣在苦思冥想。
忽的,方正化還真的想到了一人。
“皇爺,劉宗周如何?”
朱由檢的腳步一頓,也認真的思索起來。
當初,孫承宗就向自己推薦過這個人,想讓其擔任順天府府尹,但被自己拒絕。
當時,自己給出的理由是,這樣一個思想僵化的老式學者,當不好一個親民官。
但如果讓其來做報紙呢?
“宣其至鳳陽,朕要看看這個人。”
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朱由檢對劉宗周都不是很了解,不如當麵看看再說。
“對了,皇爺,劉宗周還是黃宗羲的老師。”
方正化趕緊又提醒了一句。
朱由檢的眉頭一緊。
“方以智還在南京吧?這樣,你去一封書信,問問方以智,他久在南方,想必對南方士林很清楚,問問他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有的話也都召到鳳陽,朕都看看。”
方正化躬身領命。
兩人說話的功夫,已將來到了一片廢墟前。
看著麵前的爛尾工程,朱由檢皺眉道:“這些沒有修建完畢的宮殿,儘快拆除,隻保留已經修繕完畢的即可。”
“臣遵旨。”
“隻是,皇爺,孟進被下獄後,這中都鎮守太監,當由何人擔任?”
“你看著從京城選一個吧。”
“臣謝皇爺。”
方正化也知道,朱由檢是在讓自己擴充實力,趕緊謝恩道。
“走吧,回去吧,等鳳陽這邊的事兒都處理完了,我們就去福建看看。”
“皇爺,這……”
方正化聽朱由檢要去福建,當即有些遲疑起來。
但朱由檢卻是沒有再理會他,而是轉身向謹慎殿方向而去。
……
沈陽衛。
原本屬於代善的府邸內,後院的氣氛此時很是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