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
劉承祐的反應雖不夠積極,但得到了認可,耿氏也是笑靨展開,柳眉輕彎。
“準備準備,今夜隨我進宮赴宴。”歇了片刻,喝了口水,劉承祐對耿氏說道。
“是!”玉麵之上,喜色洋溢。
望見在庭中支使著王府仆人的李崇矩,劉承祐想到了什麼,將之喚來問話:“東西都已送到各府了嗎?”
“按照您的吩咐,十二的時候,已然送至。”李崇矩躬身答道。
中秋佳節,這人情往來,是免不了的。此前,劉承祐命人置辦了幾十個禮盒,分彆送往與劉承祐關係親近的朝臣府上,當然,最重要的是他那些舊部。禮物也不是什麼貴重物品,就是些時令瓜果、物產,心意送到,也不虞彆人說什麼閒話。
傍晚時分,拾掇一番,劉承祐便攜耿氏,進宮赴宴。宮內,也是張燈結彩,不過僅針對於仁明殿。以國事艱難,在李氏的建議,並未有大操大辦,隻是叫上劉承訓這幾兄弟,進行一場家宴。對文武大臣,則下詔勉勵了一番,並自宮中分賞了一些秋食。
講道理,劉知遠這皇帝做得,很平庸,或許於民尚未有恩德,但自身倒是挺自律,基本沒有奢靡鋪張的舉動。治政方麵,也算勤勉,然而,這大漢江山在他手中,仍舊如泥足巨人,邁步艱難。
說到底,還是用人的問題,並且,在簡政厲行,革除弊病上,劉知遠並不積極。
而朝堂上,“河東係”的那些將相,爭鬥不斷也就罷了。在這中秋,皇帝一家子都清簡慶節,外邊的大臣們,有不少卻是“喜迎佳節”,呼朋引伴,在府中飲酒玩月,好不熱鬨。尤以蘇逢吉、史宏肇為甚。
就是一場家宴,劉知遠夫婦,劉承訓三個親弟兄,再加獨女永寧公主及其夫宋延渥,還要算上劉承贇這個養子,總共就十個人。
耿氏穿著一身命婦裝,自懷孕後,他被劉知遠封為晉國夫人。畫著淡妝,有些局促,與劉承祐大嫂、姐姐一道被李氏喚過去敘話拉家常。母以子貴,對耿氏,李氏顯然十分關心,私語間叮囑不斷。
至於劉承訓這幾兄弟,則聚在一塊兒,喝酒暢聊。劉承訓身體似乎恢複得差不多了,至少從外表看不出來,隻是時不時地要咳嗽兩聲。
直到劉知遠至,近來心情顯然不好,不過也強露出個笑容,話不多,隻是說了句:“國事不寧,一切從簡,莫嫌清苦。”
“不敢。”
“我們這一家人,有許久沒有這麼聚在一起了。”李氏歎了口氣。
一家人在一起,也沒有刻意地去講什麼宮廷規矩,沒有那麼多束縛,就如普通百姓,閒談間便感受著親人間的溫馨氣氛。
兩名宮人,合端來一塊餅,餅如圓月,曰“小餅”,實際上就是月餅。小餅不小,李氏親自操刀,一家人分而食之,味道沒有太特殊,吃的是節韻與氣氛。
幾杯酒下肚,氣氛也就徹底放開了,話開始多了,劉承祐的表情比起平日裡都豐富了許多。
劉承訓飲酒略急,大嫂坐在他身邊,小聲地勸說,可是有點勸不住。大嫂長相算不得絕世佳人,出身小門小戶,但氣質溫婉,為人賢惠,甚得其心。
大概是心有所感,劉承祐不禁對劉承訓勸道:“大哥,少喝點。”
劉承訓也朝劉承祐露出一道笑容,擺了擺手:“無妨,今日過節,高興。二郎,為兄敬你一杯......”
劉承訓這段日子,心中也是憋著事,子嗣的事,挺糟心的。
劉承祐附和著,一飲而儘。酒是新開封的陳釀,味道醇厚,略甘。
抹了把泛紅的臉,劉承祐又主動去敬姐夫宋延渥。劉承勳那小子,被放開了管製,竟然跟劉承贇拚酒,沒幾杯下肚,便醉醺醺的,靠在養兄身上。宴間的氣氛,始終其樂融融的。劉知遠看著這一切,心態倒也徹底平和下來。
及至夜深,東京城中,各處仍舊布滿了星星點點的火光,無論是高門貴族,還是尋常百姓,基本都聚在一起,賞月聊天,相互慰藉。絲篁笙竽之聲不絕,坊間長聞,閭裡兒童嬉戲的聲音。
不管日子如何苦抑,都是明日的事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