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索然無味(2 / 2)

漢世祖 羋黍離 7802 字 2024-05-16

此言一落,劉知遠的心臟不由抽了一下,此前,他便一直十分顧慮侯益,粗著嗓子說道:“當初未及將之一並移鎮,如今,果成禍患!”

“陛下,侯益心思難測,其若有變,那於朝廷而言,關中的情況,更是投鼠忌器了,還需慎重。”此時,一直未有說話的門下侍郎竇貞固,主動開口了。

眼神在眾臣身上掃過一圈,劉知遠似乎也冷靜下來:“關中局勢,出兵之事,從長計議,爾等下去,慎議,擬個條陳!”

“是!”

因蜀軍之擾,殿中的氣氛壓抑了許多,甚至比此前天下餓殍叢生還要沉重。

沉默了一會兒,劉知遠呼一口氣:“還有何事?”

“陛下。”未免自己看起來像個“混子”,一直插不上嘴的蘇禹珪,開口奏事。

“蘇卿有何事奏?”

“今歲將終,此前陛下不忍忘晉,故沿用晉祖之年號,然來年,卻是不可再複用晉之年號......”

“年號之事,交由諸卿議定!”聽明白其意思,劉知遠直接吩咐著。

見狀,蘇禹珪卻是直接奏道:“臣與太常卿張昭、禮部尚書趙上交等臣,已擬出了幾個年號,請陛下定議。”

看蘇禹珪竟然把事情做到了前頭,劉知遠點了下頭:“說說看。”

“經臣等群議,討論出乾德、乾隆、天興、天聰、天禧者,一致認為,以乾德為佳!”蘇禹珪答道。

“乾德......”劉知遠嘴裡念叨一句,似乎有些不滿意。

見狀,蘇禹珪心頭微緊,“乾德”這個年號,可是他們討論了許久,才得出的。要是陶穀知此事,估計得暗暗嘲諷,“乾德”是那前蜀後主王衍的年號。顯然,蘇禹珪等人並不知道,雖然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但彼輩之“寡聞陋識”,可見一斑。

不過,劉知遠遲疑的,倒不在一點,他可不會在意重複不重複,隻是心中本有些想法。

隻少作思量,劉知遠直接道:“用乾德,莫若定為乾祐!”

“乾祐好!”劉知遠話音剛落,蘇禹珪頓時開舔:“陛下乃天命之子,蓋有天佑,大漢之立,如有神助。臣以為,“乾祐”上佳。”

被蘇禹珪這一通舔,劉知遠麵部表情卻是不自覺地鬆弛了些,隻是笑不出來。

“眾卿覺得如何?”

“甚好......”一個年號罷了,隻要寓意吉祥,根本沒有太過糾結的必要。大漢的朝臣,終究不是什麼“文人”,不會死腦筋較真,一定要議出個“最佳”。

心情微寬,卻不能掩飾身體的疲乏,隻聽政這片刻的時間,劉知遠已感精力不濟,隻覺身體仿佛掛著鐵塊兒,隻欲往下沉。

而底下下眾臣,蘇逢吉卻暗自琢磨著,左手指點在右手背上,眼中忽得神光一閃,眼珠子轉悠了兩圈,上稟:“陛下,臣有事奏!”

“講。”原欲散議的劉知遠眉頭微緊,問道。

“開封府總京畿州縣政務,然府尹之職,仍舊空缺,請陛下早定人選,差遣此位!”蘇逢吉說道。

“蘇卿可有合適人選?”劉知遠隨口說道,觀其態度,似乎並不是特彆在意的樣子。

聞言,蘇逢吉嘴角勾了勾,顯然早有想法,拱手不假思索地應道:“臣以為,周王殿下,可兼府尹之職!”

其話落,殿中的氣氛頓時又滑向一個敏感的方向,眾臣都不禁看了看蘇逢吉,又小心地瞟向劉知遠。

隻見,劉知遠神情間也有一絲詫異,死死地盯著蘇逢吉,一雙虎目格外有神,不過很快斂去那絲神光。

一時沒有作話,手指一下一下敲在禦案上,似乎對蘇逢吉的建議不甚滿意,又好像在思考什麼更重要的事情一般。

良久,劉知遠抬起頭,俯視著殿中的宰臣們,悠然發問:“朕年事已高,精力不濟,欲立太子,以分擔軍政。諸卿以為,當立何人?”

劉知遠聲音平淡,可落在眾臣耳中,卻都起了心思。

蘇逢吉直接道,很是積極:“周王殿下威德兼弘,可為太子!”

郭威緊隨其後:“周王殿下剛毅果敢,可立!”

蘇禹珪見狀,也道:“周王殿下仁孝公正,陛下新定年號‘乾祐’,亦合周王之名諱!”

竇貞固說:“周王睿智明理......”

李濤說:“周王英明雄斷......”

王章斜了楊邠一眼,也抬手:“周王殿下素有威嚴,可為儲君!”

事實上,在場朝臣都清楚,以如今的情況,除了劉承祐,根本沒有其他的人選。倘有人提出異議,那麼必定是居心叵測,心懷異誌。

包括楊邠,也一樣。要說在場諸人,也還正是楊邠心情最為複雜。隻剩下自己,身邊的宰臣們乃至皇帝都瞧著自己,楊邠臉上的陰雲似乎更重了,終是,動了身,嚴肅道:“周王殿下,有異人之姿,當立為太子。”

若是正常的時候,朝臣認識如此統一地支持一個皇子,估計皇帝心胸之中早充斥滿猜忌。但此時,見宰臣們清一色地提議劉承祐,劉知遠卻莫名地感到欣慰。

又考慮了一會兒,說道:“既然眾卿,一致看好周王,那此事便定下了,乾祐元年正月朔,舉行冊封典禮!”

“是!”

太子之位,就這麼定下了,定得突然,卻沒有一絲阻礙。當劉承祐得知消息的時候,也沒有多少意外,很平靜,甚至有種,索然無味的感覺......

PS:不好意思,周末總歸是比平時還忙的,更新晚了短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