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幾經考慮,郭威一副做出了重大決定的樣子,暫時沒有理會張永德,低頭提在一份奏冊上書寫著,一蹴而就,用上自己的印,裝好,交給張永德吩咐道:“你再進宮,替我將此奏書交與陛下!”
“是!”張永德上前接過,應命的同時,按捺不住好奇:“婦翁,這是?”
郭威也沒有故作神秘以隱瞞,道:“我的致仕陳情罷了。”
輕描淡寫一句話,讓張永德大感愕然。
......
翌日稍晚些的時候,劉承祐收到了進宮當值的張永德轉呈的郭威奏疏。
劉承祐的心情似乎很不錯,完全沒有前一日的怒不可遏,看完郭威的辭呈,很是詫異,稍作思量,嘴角微微勾起。
看著躬身候在殿中的張永德,劉承祐直接道:“郭卿乃兩朝元老,社稷重臣,正年富力強,何以言退,那豈不是朝廷的損失?”
“張永德!”
“臣在!”張永德應道。
劉承祐朝他吩咐道:“你既替郭卿傳書,也替朕傳一句話。告訴郭卿,朕需仰仗他的地方還很多,斷然不允其所辭。這樣,也不知郭卿身體如何,讓他再多休養一段時間,待身體康複了再為朝廷效力!”
“是!”聽完劉承祐的話,張永德有種說不出感覺,心裡莫名一鬆。
待張永德退下之後,劉承祐看著侍候在禦前的王著:“你說,郭威何以在這個時候,上書請辭?”
麵對天子垂訓,王著想了想,答道:“臣大膽猜想,是為郭榮之故。禦史與武德司兩路查察之人,皆已回京複命,對於濮州張建雄案陛下想來已有所決斷,郭公是欲以書換郭榮一命!”
聽其言,劉承祐忍不住多瞧了王著一眼,隻見其臉上仍舊是一種指點江山的快意。此人,畢竟年輕,也沒什麼城府,當真什麼話都直來直去地講,也敢講......
“近來,因濮州事,朝野之中,也是議論紛紛吧!”劉承祐說。
“正是!”王著有些好奇,天子為何明知故問。
劉承祐語氣一厲,道:“你去政事堂傳詔,朕思近來朝中輿情洶湧,人心不定,以致政務有荒怠之事,朕甚惱。望群臣善自警醒,用心理政,勿要風聞漫議!”
劉承祐這話,說得已經算嚴重了。此詔一出,聰明人都能看出,針對濮州案引起的朝野風波,天子要降降溫,出手遏製了。
又一日,劉承祐降詔,討論已故濮州刺史張建雄在任期間,所犯之罪。沒有逝者已矣的寬容,罪證俱全的情況下,大臣們能說什麼,天子的態度還擺在那裡,於是張建雄死後也不得安,追加重罪一十四條,身後之名毀儘。
又數日,劉承祐再讓群臣,議鎮寧軍節度使郭榮“誤殺”犯官張建雄之罪,群臣議,罪不可恕,然情有可原,奪其爵職,貶至徐州任巡檢使。
而在這段時間內,群臣看得到的,京內外有十數名三院禦史被罷免問罪。
群臣看不到的,是武德司內,進行了一次進化,動靜小很多,但手段酷烈異常。似京畿都知後讚,跟失蹤了一般,很自然地杳無音信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