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遂力辭儲位,李璟終允之,改封偽燕王李弘冀為嗣!”王景崇稟道:“不過據聞,李弘冀性格剛暴戾,入住東宮之後,擅斷跋扈,屢有逾製,又私結軍將,不討李璟歡心。”
敲了敲案麵,劉承祐說道:“原以為,這儲位之爭,會引起一陣大的風波,沒曾想,卻是以這樣的結果告終!那李景遂,當真掃人雅興啊!”
抬眼,掃過馮道與王景崇,微微一笑:“不過,一個不討君主歡心的太子,會有什麼結果?”
聞言,馮道與王景崇,都忍不住配合著,笑了出來。
“金陵那邊的消息,繼續盯著!”劉承祐朝王景崇揮了下手,又瞧向馮道:“遣使去金陵,向李璟催要歲貢,朕撤軍之前,允他先貢一部分,而今夏收將至,得催他一催!”
“是!”
“使者人選,不知陛下屬意何人?”馮道先請示道。
劉承祐琢磨了一會兒,突然問道:“那鐘謨,現在何處?”
對此,無人能答,一個被扣留的唐臣,押還東京,沒有多少人會在意。
“臣立刻去查問!”見皇帝麵有不悅,王景崇趕忙應道,得允後退下,匆匆而去。
馮道問:“陛下是打算用此唐臣為使?”
“是有此意!”劉承祐抬指,說:“當初李璟遣使求和,鐘謨與李德明二者,李德明投順,為我朝積極奔走,促成和議。鐘謨自矜名節,緘默寡言,但朕觀之,卻也不失為一識時務者,隻是放不下麵子罷了。朕有意用之......”
“放其南歸,隻恐其不複北還!”馮道說。
“那,朕隻能祝願他,能為唐廷所納,委其一個大點的官職了!”劉承祐輕笑道。
聞言微訥,馮道不由捋了捋白須,似有所得,卻實在有些摸不準皇帝的想法。
“對了!”劉承祐變了個話題,對馮道說:“有一事,朕想聽聽馮卿的看法!”
“陛下請講!”
劉承祐說:“朕收到奏報,說河陽節度使李暉,在河陽任上,貪瀆不法,壓迫生民,以致怨聲載道,馮卿以為如何?”
聞言,馮道老眉頓時就鎖了起來,小心地瞟了皇帝一眼,這河東事尚未了結,又打算朝河陽動手了?前番,皇帝明明說過,河陽等州鎮,先不急。
當然,相比於河東,河陽三城雖當要衝,拱衛洛陽,但份量要輕得多。真正讓馮道在意此事的原因,是河陽節度使李暉,乃他馮老相公舉薦的,他就不得不多想想,皇帝以此征詢自己意見的目的何在。
考慮幾許,馮道說道:“陛下,李順光乃高祖舊將,開國老臣,素以忠良聞名,在鎮數年,也未嘗有違逆朝廷的舉動。臣聽聞,其好虛名,說其以小惠士民以邀虛譽,臣信。但若說其有什麼大奸大惡,老臣以為,陛下或可派人前往河陽查察......”
聽其言,劉承祐頷首:“馮卿之言有理,當使人查證,爾後再斷!”
“陛下英明!”
瞟了馮道一眼,見這老兒有些心神不定,劉承祐放其回堂,卻無意再嚇他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