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孔氏之疑(2 / 2)

漢世祖 羋黍離 4588 字 2024-05-16

再度提起筆,看著冊頁間的文字,李濤卻突然沒了批閱的興致了。

“相公,崇政殿來人了,陛下相召!”在李濤思緒繁重,愣神之間,下屬入內稟報。

“嗯!我知道了!”李濤應道:“讓來人稍候,我馬動身!”

坐在堂案後,深吸了一口氣,李濤從容地收拾著幾封要緊奏章隨身帶著,前往崇政殿,緩慢的步伐,給人一種沉重之感,仿身負千鈞。

“臣李濤,參見陛下!”

崇政殿內,天子劉承祐仍埋頭於本章政務之中,見到李濤,露出了笑容,態度十分親和:“李卿來了!彆站著了,請坐!”

“謝陛下!”李濤拜謝:“不知陛下喚臣,有何事吩咐?”

劉承祐將案側堆疊著最邊的一封奏章拿出,翻開,說道:“這份奏章,朕覺得很有趣,也有些疑惑,請李卿來,是為釋疑解惑!”

注意著皇帝的神態,能被他用“有趣”來形容的奏章,心頭也不禁生出些疑竇,恭聲道:“請陛下示下!”

劉承祐說:“文宣公兼曲阜縣令孔仁玉卒,李卿擬以其子孔宜襲文宣公爵,並繼曲阜縣令?”

聞言,李濤是真有些不解了,不明白皇帝的意思,應道:“孔仁玉乃孔聖四十三代孫,文宣公之爵,自唐時起,便由孔氏一係世襲,以表對孔聖與天下士子的尊敬與重視,此乃成製,以孔宜襲爵,並無不妥!”

“嗬嗬!”劉承祐笑了:“孔氏能代表全天下的士子嗎?”

麵對劉承祐的問題,李濤很想答一句,能。但見皇帝玩味的表情,李濤沉聲說:“陛下,曲阜孔氏,畢竟乃孔聖嫡係後裔,前雖因亂世,而有所衰落,但在天下讀書人的心目中,仍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陛下如欲修文治以安天下,該當禮遇孔氏,以昭興教之意......”

聽其解釋,劉承祐臉的笑容透著些許譏誚,說:“南張北孔,朕嘗聞,天下兩家半,曲阜孔家占一份,龍虎張家獨一份,曆代皇家分半份。千年孔氏,果然尊崇無比啊!”

李濤臉色劇變,猛地拜倒:“陛下何出此言啊!此必叵測之徒,胡言妄語!”

看他那副緊張的樣子,劉承祐擺了擺手:“此等讖緯流言,朕自然不會當真!”

“不過!”聽皇帝說話,就怕一個轉折,劉承祐悠悠道:“這孔仁玉,幼年襲爵,勤學善思,乃成其才,曲阜任,公私大治,政平而通。他既卒,為何擬以其子孔宜接任,若是沒錯的話,這孔宜年方十六,何以委以縣任?這區區少年,能治理好曲阜?還是,乾脆建議朕,直接把曲阜,賜給孔氏,由其世襲罔替?”

“臣實無此意啊!”李濤有些慌了,埋頭激動道:“臣考慮欠妥,請陛下治罪!”

“罷了!”見其惶恐,劉承祐冷肅的表情,又如冰雪一般消融,道:“朕也尊孔子,讀《論語》,孔聖人的後裔,也是該禮遇,否則,天下的讀書人,或許真會怨朕,說朕不敬先賢......”

“這樣吧,李卿所擬,以孔宜襲文宣公爵,至於曲阜,乃魯地大縣,朝廷另遣良才赴任!”

“是!”

曆朝曆代,曲阜孔氏的地位,都不算低,當然,如今這個時代,還沒有被抬高那等層次。並且,因為唐末戰亂,衰落得厲害,孔仁玉之父孔光嗣,甚至連文宣公的爵位都丟了。

至於孔仁玉,在原本的曆史,還被尊為孔氏的“中興之祖”,被後人廣為傳頌,尊崇千年,還編出了一場“孔末亂孔”的傳奇戲碼。

求助下,【咪咪app mimiread】可以像偷菜一樣的偷書票了,快來偷好友的書票投給我的書吧。

如今,在劉承祐的時代,其人雖然經曆亂世,重揚孔氏聲名,有中興之意,卻不知,過個百年,是否還會被後人牽強附會地編出另一段傳奇故事。,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