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時候,趙思綰正秘密同蕭護思聯絡著,大事將發,徜徉在自己的事業設想中。知道趙匡讚素來寬仁,也不想在這個節骨眼,因為這麼一件小事,惡了趙匡讚,並引起其警惕。
於是親自到趙炎家裡去了,一進門,便被早已埋伏好的燕王親衛給拿下了。趙思綰一受擒,接下來便分兩步走,一步是對趙思綰及其親信的審理,另外一步則是對其勢力的瓦解尤其是其影響巨大的刺麵軍。
而隨著審理調查的深入展開,背後的隱情與陰謀浮出水麵,幽州的態勢也隨之一變。當得悉趙思綰的謀劃,哪怕以燕王趙匡讚的城府,也不由驚出一身冷汗。
他素來知曉趙思綰膽子大,但也隻當他是一勇之夫,強悍少謀,雖然知道他因這兩年的打壓而有所不滿,卻也沒有料到這不聲不響地,竟然生此謀逆之心,並且還直接落實到了這等程度。
究其原因,還在於中央朝廷那邊,將武夫這頭猛獸給套上鎖扣,約束起來後,使用趙匡讚這邊也受到了影響。卻是忽視了一點,趙思綰終究是從三代亂世中走出來的武夫,不如意之下,想要造反也是很正常的事。
越是了解細情,趙匡讚越是後怕,在反應過來之後,立刻逮捕在幽州城內的遼國間諜,審問敵情,並由其籌謀而做好各方麵的應對。
而刺麵軍的掌控,則更是首要之務,否則,這三千精銳要是亂起來了,所造成的後果同樣嚴重。如今,得張藏英之報,趙匡讚方才安心。
略作思吟,趙匡讚對張藏英吩咐道:“趙思綰的親信,暫且拘押,通知下去,孤將親往軍營,巡看刺麵軍士,聽取他們的訴求!”
見狀,張藏英趕忙勸阻:“大王,趙思綰受捕,刺麵軍終究不穩,或有頑固之賊,漏網之魚。大王身肩幽州大任,不可以身犯險!”
聽其言,趙匡讚說道:“老將軍此乃忠言,孤心領之。然而,刺麵軍乃是燕軍精銳,也是孤的屬下,豈可因一人之罪而厭全軍。如果要守護幽州,對抗強遼,還需他們出力。為今之計,隻有孤親自前往,方可安撫其心。再者,孤以誠待之,豈懼其相害!”
對趙匡讚的豪情膽魄,張藏英心生敬佩的同時,拱手請道:“若大王心意已決,末將雖老,卻願親提鋼刀,護衛左右,陪同入營!”
“老將軍真乃忠貞之士啊!孤多謝了!”趙匡讚道。
“末將不敢當!”張藏英自是謙虛。
趙匡讚想了想,對張藏英道:“趙思綰通遼,對於幽州的內部情況、城防布置,不知出賣了多少,如今局麵初定,對城中的防禦,當有所調整,這件事,還需煩勞老將軍了!”
“是!”
點了點頭,趙匡讚又對高彥暉道:“北麵的防禦亦然,遼軍既動於檀州,那順州的防禦當為首要之務,將軍可親赴懷柔,督帥其師,如遼軍果來,嬰城抗之,遲滯其行動!”
“遵令!”高彥暉也是沒有絲毫的猶豫。
望了望外邊,大雨正由緩到急,趙匡讚不由歎道:“所幸這場大雨,給我們爭取了不少時間,也拖延了遼軍的行動,否則事發於突然之間,局勢恐怕崩壞!”
“趙思綰所謀,乃逆天之舉,此天所不能容之!”張藏英忍不住流露出鄙視之情。
在他們這些燕軍老人看來,內部的矛盾,可以內部解決,似趙思綰之中純因一己之私利私欲,裡通外國,是不能容忍的。再者,做過契丹的順臣,今臣服中原已久,相較之下,他們還是更願意做大漢的臣屬。
而趙匡讚發此歎,也隻是有所感慨罷了。事實上,即便沒有趙炎那檔子事,趙思綰成功的可能性也不是很高。不說燕王安排的後手,朝廷那邊對趙思綰又豈無防備,此前,若非有趙匡讚的維護,觀察使高防早找機會將趙思綰給謀劃至死了。
二將退下後,一名中年官員走了進來,麵容清瘦,留有幾綹胡須,氣度從容。其人名叫宋琪,時任燕王府長史,相比於高防,此人才是協助趙匡讚處理民政事務的第一文臣,此番趙思綰事發,趙匡讚讓宋琪去負責審理。
而其人,早年是契丹的進士,為趙延壽的僚屬。說起來,趙延壽留給趙匡讚的軍政資源,堪稱豐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網址:,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