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遺奏十條(1 / 2)

漢世祖 羋黍離 3631 字 2024-05-16

堂間,哭聲大作,劉皇帝仍蹲著身體,平靜地注釋著已然沒了氣息的王樸,一股名為悲愴的情緒,在心胸之間堆積、醞釀。王樸走得很安詳,甚至可以說,是種解脫。

深深地出了一口氣,劉承佑將王樸的手輕輕地放到腹上,站起身來,蹲久了的緣故,頭腦感到一陣眩暈,身形搖晃嚇了喦脫一大跳,趕忙攙住,緊張地關心道:“官家!”

緩了緩,劉承佑抑製住心頭的悲傷,擺脫喦脫的攙扶,再看了眼王樸的遺容,轉身走到滿臉悲切的王侁麵前停下腳步,吩咐道:“好生料理你父後事!”

“是!”王侁是涕泗橫流。

懷著一悲痛的心情,離開王府,腳步沉重而緩慢,隨著步伐,麵上的悲傷之情也逐漸外露。這些年來,劉皇帝經曆了太多賢臣良將的離世,也有不少令他感懷的人,高行周、折從阮、趙暉、景範

但不得不說的是,從沒有一個比王樸之逝,更讓劉皇帝覺得感傷。說句不孝的話,當年高祖劉知遠駕崩時,他都沒有如此哀傷與不舍。

“傳朕口諭,王樸身前之功名、德行,該當有個定論,由魏相公負責。讓薛居正,親自給王樸作傳,書寫神道碑文!”登車回宮之前,劉承佑對喦脫吩咐著。

“陛下!”呂胤趕了上來,雙手捧著一道文書。注意到劉皇帝的目光,呂胤主動稟道:“這是王侁代呈,王公辭世前的遺表!”

聞言,劉皇帝直接探手接過,並吩咐著:“回宮!”

寬大的禦駕,在大內侍衛們緊密的保護下,返皇城而去,儀仗威嚴,氣氛肅穆。鑾駕內,微靠著車廂,劉承佑打開王樸遺表,默默地著。

在這篇遺奏中,王樸沒有一字一句,提自己身前功勞與身後之名,所考慮的,仍是大漢,仍舊是朝廷,仍是天下子民。王樸首先肯定了乾佑十五年所取得的成就,然後就開始對劉皇帝示警了,其核心思想隻有一條,那就是乾佑之治,雖然天下向安,趨於治世,但終究還是亂世,還是一個平定天下的過程,而南北一統之後,不論治國、治兵、治民,政策上都需有所更改,乾佑時期的政策方針需要根據時局變遷、人心變化,加以調整。

可以說,王樸思路與意識,是與劉皇帝一致的。具體的治國之策,王樸沒提,用他的話來講,朝中賢才乾吏甚多,隻要善加委用,必定能治理好大漢。

最後,對於大漢所存在的問題,王樸倒針對性地提出了幾條。

其一,冗官冗員問題,朝廷上下,中樞地方,所養閒差太多,人員臃腫,既費國家錢糧,也阻礙行政效率

其二,稅製問題,承襲自中唐的兩稅法,雖然推行了兩百年,但其所帶來的問題已經很突出了,貧富差距日益加大,而貧富分擔稅收的原則卻難以貫徹落實,如果不加以改革調整,開源節流,終有一日,國家財政將積貧

其三,官營產業問題,朝廷官營所涉過廣,民間怨言頗多,當適當開放酒、糖等產業,與民自由

其四,功臣問題,賞賜過重,待遇過優,勳臣過多,勳爵體係混亂,如不加調整,這將給朝廷帶來巨大的財政負擔

其五,土地問題,朝廷雖然製定了一些抑製兼並的政策,但終究治標不治本,隻要不禁止土地的自由買賣,隨著人口激增,社會矛盾必然會爆發出來,大漢勳貴、官僚廣置土地者甚眾,不可不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