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風波(2 / 2)

漢世祖 羋黍離 4106 字 2024-05-16

這段時間,隨著“開寶大典”的臨近,京中氣氛日漸喜悅的同時,各種消息也在紛飛,尤其是乾祐功臣排序,重訂功勞勳爵,行賞之事。這畢竟是涉及大漢將臣們的功名地位,關乎他們切身利益的事情。

這世是沒有不透風的牆的,尤其在朝廷裡,隨著魏仁溥那“五人組”牽頭的議功工作展開,一些或真或假,似是而非的消息也傳開了。最讓人感到緊張的,就是很多原本的高勳重爵,都被降減,比較有代表性的,如定國公張彥威、武威郡公孫立,都被降爵酬功,這兩人可是皇帝心腹將臣了,連他們都不能不保原爵,而況於其他人了。

像汾國公、涇國公、滑國公、陝國公等爵,都有降等風聞傳出。而能保留目前所擁爵位的,則沒有多少人,有減,自然也有加的,大部分都是參與了平南戰事的將帥。

因為是對乾祐功臣的整體追功論賞,牽扯到方方麵麵,文武、內外、禁邊,真要捋出個一二三四,排出一份讓所有人都信服的名單來,還是有很大難度的。

這不,朝廷還未正式頒賞,黨進這些功臣宿將,就有些做不住了,畢竟利益攸關,大夥拚了命地殺敵建功,為了什麼,還不是榮華富貴,權力地位,已經到手的東西,如今朝廷要調整、降等乃至收回,豈能甘願?

對於這場風波,趙匡胤心裡實則門清,也知道黨進等人的顧慮所在,不過,他實在不好就此事說什麼,或者給他們承諾。畢竟,議功酬賞的是朝廷,是皇帝,他們這些人,還能違背命嗎?還敢以功邀賞嗎?

再者,有一說一,如今的大漢,內內外外的爵位、勳臣、散官,真的都是因功受賞賜嗎?他們對國家的貢獻,值得朝廷每年花那麼多錢糧去供養嗎?

有些事情,到了趙匡胤這個地位,方能窺探到皇帝行事的某些想法與思路。事實,此次敘功,重定勳爵祿粟,影響最大的,還得屬那些追溯到晉、唐、梁的舊勳、舊爵,皇帝早看他們不順眼了,早年是屬於接盤,出於速定天下,安穩忍心,照單全收。

到如今,劉皇帝顯然是不可能再容忍那些沒有對大漢的建立與發展統一建立實際功勞的人,繼續理所應當地享受著國家予以的待遇。

注意著一乾人的目光,趙匡胤忽然哈哈大笑起來,笑聲持續許久,笑得一乾將領摸不著頭腦。

還是韓令坤問道:“樞密何故發笑?莫非覺得我等的顧慮可笑?”

趙匡胤擺了擺手,道:“在座諸君,都是大漢的功臣,沒有一人無戰功在身,縱橫沙場,殺敵建功時,是何等豪情,怎麼如今,卻糾結起這名利來了?”

不待接話,趙匡胤繼續道:“我且問你們,這麼多年來,陛下與朝廷可曾虧待過你們?對你們的成績與功勞,可曾遺忘忽視?可曾有酬賞不公之時?”

麵對此問,韓令坤臉色變了變,似乎有話要說,當然,沒敢真的說出來,那樣可就真的坐實不滿朝廷封賞了。

“過往功勞,功名利祿,朝廷從未短缺,而今天下一統,朝廷重定爵祿,用以定論立製,難道還怕陛下不公嗎?”趙匡胤再度反問一句,語氣都嚴厲幾分。

“你們相約前來訪我?又欲我做何事?難道要我進宮,替你們請功求賞?”

或許黨進等人,就是這個意思,不過,感受到趙匡胤的語氣,也不敢說出口了。還是李繼勳,老成一些,地位也僅次於趙匡胤,開口舉杯笑道:“我等的功勞,都是明記在簿的,陛下與朝廷怎會忘記?再者,即便要調整,又豈獨我等,結果如何,待到大典當日自知!我們門,是來找趙樞密吃酒的,不是給他添麻煩的,還是共飲杜康,一解其憂......”,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