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際,就在羊頭山腳,劉皇帝帶著隨行人員,舉行了一場嚴肅的祭奠儀式。雄渾而厚重的禮樂之聲在山下回蕩,告慰著那些死難的英靈。
祭奠儀式結束後,劉皇帝帶著人登山,親自踏足當年激戰的戰場。二十多年下來,足以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當年的戰場,也隻剩下少許簡陋的遺跡,隻能憑著模糊的記憶去對照當年的景貌。即便如此,隨著歲月流逝,僅剩的那點痕跡,也將被茂密的植被所覆蓋。
“可以在此立一座廟,讓當地官民照料著,逢時供些香火,也算朕與朝廷的一份心意!”簡單地逛了逛,劉皇帝吩咐著。
“臣稍後即行文高平縣,今冬之前,便把廟立起來!”侍駕在側的李國舅當即應承道。
“不要大興土木!”瞥了李業,劉皇帝不忘叮囑。
“是!”
“草木森森,難忘當年景象!”劉皇帝不禁感慨道:“當初那耿崇美,也算給朕上了一課,至少讓朕明白了,凡事,還得靠實力說話!”
“陛下,臣猶記得,當年受命擊敵,那時候,何等意氣啊!”孫立作為隨行公卿之中的一員,也參與了那一戰,此時也是有感而發。
作為劉皇帝早期麾下的一員宿將,孫立沒有太過出眾的能力,全憑一身蠻勇,再加聽話,始終擔任著禁軍的高級將領。不過,隨著年歲漸長,氣力日衰,當年那個桀驁的指揮使,也進入遲暮狀態了。
“孫立,朕還記得,當初為斬將奪旗之功,你那侄兒孫含與楊業,還有一番爭執啊!”劉皇帝神情間流露出一抹追憶的神色:“欒城大戰,盤腸死戰,死得壯烈啊!”
“有勞陛下還記得老臣那侄兒!”提及此,孫立的老臉間也浮現出感傷,歎息著應道。
“孫含的表現,同樣讓朕感觸良多!”劉皇帝問道:“孫含可有子嗣遺世?”
“可惜我那侄兒,活了二十年,連女人的滋味都沒嘗過......”孫立搖搖頭,說起了葷話,言罷,注意到身邊人的目光,反應過來,趕忙請罪:“臣鬥膽失言,請陛下治罪!”
“哈哈!”劉皇帝自然不會在意,道:“你這話實在,朕恕你失儀之過!”
孫立接著道:“老臣把次孫,過繼給孫含了,延續他那一脈。老臣頭頂這頂冠,也有他的一份功勞啊!”
“記一下,回京之後,給孫含之後,加以賞賜,爵職難封,錢糧就多給些!”劉皇帝朝著太子劉暘吩咐著。
“遵命!”劉暘應道。
而聽孫立一口一個“老臣”,再注意到他鬢角的白發,劉皇帝說道:“時光易逝啊!你也老了啊!”
孫立從軍中退下來,也有些年頭了,當初就是因為年高疾犯,從而請辭。當然,或許也因為看到了軍中更新換代的大勢。孫立道:“不得不服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