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卿,看來還要再辛苦你一趟了!”劉皇帝神情愈趨於冷靜,看向王昭遠。
對此,王昭遠當然沒有任何遲疑的理由,躬身拱手,麵色從容,嘴角帶笑:“請陛下吩咐!”
“漢遼畢竟是婚姻之國,回想去歲與遼主會獵於塞外,賓主儘歡,仿是昨日的事情。如今他橫遭大禍,慘罹弑殺,朕頗覺可惜,你代替朕與大漢往上京走一趟,將朕的哀思也一並帶到!”劉皇帝一本正經地說著言不由衷的話,若非嘴角始終洋溢著的笑意,估計在場眾人還就當真了。
“是!臣稍後便動身北上!”王昭遠一副會意的表情。
王昭遠此去,代表著朝廷官方,帶去一份關懷與誠意,這也算大漢朝廷對遼國變故的正式回應。但是在這回應背後,兵鋒與獠牙或許已然在醞釀中了。
“明日鑾駕起行,輕裝前進,朕先行還都,太子、榮國公隨駕,其餘行營隨眾,就由國舅帶著隨後返回了!”劉皇帝又對劉暘幾人吩咐道。
“是!”
從劉皇帝的語氣中,所有人都不禁感受到一種緊迫感,這既是遼國巨變帶來的,更是劉皇帝帶來的。
“派人把趙國公叫來!”劉皇帝又支使著喦脫。
劉昉到長安城中閒逛了,花了一些時間方才找到。匆匆趕來,大跨步入內,還是那副昂揚的姿態。殿內,隻剩下劉皇帝與太子父子二人以及幾名內侍宮娥,劉皇帝正與劉暘在下棋,象棋,圍棋他不會,學過,不過以劉皇帝的天分很快就放棄了,即便是象棋,水平也很次。
而劉暘呢,手裡拿著一顆棋子,舉棋不定,眉頭糾結著,似乎在遲疑該怎麼讓劉皇帝而不露痕跡
“啪”得一聲,終於落子了,很尋常的一個防守走法,然後輪到劉皇帝遲疑,他看到了一個機會,兩步將軍的機會,但是,怎麼不暴露目地過度走一步呢?
“爹,二哥!”劉昉放慢腳步,上前行禮。
“四郎來了,正好,你幫我看看,這一步棋怎麼走?”劉皇帝把劉昉招至身邊。
劉昉湊近,看了看棋局,劉昉直接探手上士,劉皇帝一愣,仔細研究了下才發現,光顧著進攻,劉暘早就有一步將死的機會了
臉上露出少許的尷尬,忍不住瞥了劉暘一言,隻見他回應一個謙卑的笑容。頓時,劉皇帝沒了興致,他就是又菜又愛玩,還不喜歡人讓,輸了又不高興。
當然,劉皇帝下棋,也隻是求個樂趣,並非鑽研棋藝,他更擅長的,還是下“天下”這局大棋。
“不錯!”點著頭誇了一句,然後劉皇帝注意力就從棋盤上挪開了,扭身盤腿,看著站在身前的劉昉,對他道:“遼主遇弑,契丹巨變,事態緊急,局勢未明,如今兩國並立,遼國有變,大漢也必當鄭重應對。我已下詔,先行回京了!”
劉皇帝的話,對劉昉來說,有些突兀,但還是迅速反應過來了,拱手問道:“您是讓我隨駕返京?”
“不!”劉皇帝豪不拖泥帶水,直接表示道:“你不用回京了,去瓜沙!”
“去沙州?”劉昉表示意外。
也不用他猜測用意,劉皇帝繼續道:“此番西巡,未能走通河西走廊,履及瓜沙,我始終覺得遺憾,你就代替為父走一趟,去看看玉門陽關。當然,最重要的,接下來如有變故,就是你建功的時候了,沙場建功,你不是渴望已久了嗎,這一回,我給你這個機會!”
聞之,劉昉一時沒有反應,而是大膽地盯著劉皇帝,見皇父不是說笑,這才單膝下跪,抱拳鄭重道:“臣奉詔!”
劉昉這乾脆利落的表態,從來是劉皇帝欣賞的,見狀,臉上再度掛著笑容,探手將他扶起,偏頭向劉暘吩咐道:“稍後你擬一份製命,以趙國公為河西巡檢使,代朕西巡!”
“是!”劉暘起身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