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煦這段時間,一直在燕山道內巡視,甚至北入山嶺,到王彥超軍前線去轉了轉。劉暘呢,在得到劉皇帝的首肯之後,也暫時放下遼東的軍政事務,交給趙匡胤與高懷德,快馬西回幽州麵君。
“我沒事,都彆站著了,坐!”指著三張椅子,劉皇帝輕聲道。
“是!”三名皇子,規規矩矩地坐下。
看著劉暘,劉皇帝的目光顯得十分柔和,說道:“這半年多,在前線統帥,辛苦了!你在軍中的表現,我都有了解,很不錯,繼續保持!”
劉暘年輕的麵孔間,有明顯勞心費神留下的痕跡,眼袋深垂,一臉風霜。但聽劉皇帝這關懷的話語,心中頓生一種感動的情緒,對他而言,或許再沒有比得到劉皇帝肯定,更值得欣慰的事情了。
“隻要不讓您失望,兒便滿足了!”劉暘歎道:“多仰賴爹的教誨,尚有諸多不足為難之處,還請您指導!”
說這話時,劉暘身形都下意識地放鬆了些,語氣滿是感慨,顯然在軍前也承受了不小的壓力。
“作為統帥,自當擔三軍之重!”劉皇帝也能體會到一些他的心情,輕笑道:“聽說你已經發兵南下,主動進攻高麗了?”
“是!”聞問,劉暘立刻打起了精神,回道:“兒此番回幽州,既是看望問安,也欲就此事,向你彙報請教!”
“說!”
劉暘道:“高麗北來挑釁,狼子野心,定不能答允其非分請求!值漢遼全麵交鋒,高麗想趁機漁利,大漢不能允許,否則,其貪得無厭,隻會索求更多。因此,經過行營商討,一致認為,與讓高麗趁火打劫,不如率先發難,撲滅其野心。
並且,經過將帥籌謀,認為高麗聚兵,雖則來勢洶洶,但能夠給大漢造成重大威脅的,隻有他們的水軍。將他們那支水軍消滅了,那高麗的威脅就消除大半。
因此,郭廷渭老將軍,已率東海水軍戰艦南下,直撲高麗海境,據報,他們的水軍集中在西國西岸的邵城港。隻要能夠抓住其主力,海上對戰,我軍必能獲勝!
至於陸上,來遠諸城遼國舊吏,已然投誠,此前也已令史延德將軍前去接受布防。兒返回之前,又有安國公率三萬軍南下,進駐來遠城,以應對鴨綠江對岸的高麗軍。
算時間,應有戰果傳來了!”
“既然你與行營已經商議做了決定,我這邊沒什麼問題,支持你們的決議!”聽其言,劉皇帝淡淡一笑:“打就打了,小小高麗,也不需同他們多費什麼口舌!”
“多謝爹支持!”劉暘心情微鬆,而後拱手道:“兵貴神速,因此此前未及上稟,便已發兵。畢竟涉及大漢與高麗兩國之間的關係,行營將帥雖然決議進攻,動兵之後,也頗懷忐忑!”
劉暘這話,帶有少許的試探之意,劉皇帝打量了他兩眼,淡淡一笑,沙啞的聲音帶有幾分磁性,麵態平和道:“我先前詔令,已經將決策大權下放到你的手中,如何取舍決議,你可以做主。不要說發兵了,就算你選擇保守一些,退後一步,向高麗妥協,我也不會有什麼意見......”
劉皇帝這話,雖然輕飄飄的,落在的劉暘耳中,卻並不覺得輕鬆。抬眼注意到劉皇帝那平靜的麵容,雖然泛著少許熱症的紅潤,但仍舊顯得深不可測。
他可不是庸人,即便反應相對遲緩些,但也很快從劉皇帝話裡回味過來。此前,一直縈繞在心頭的那股迷惑,也清晰了起來,對高麗之事,又是對自己的一種考驗了。
如劉皇帝之言,不論自己做什麼決定,他確實會支持,但在此事上,劉皇帝心裡顯然也是有所偏向的。
倘若,他真的選擇了保守,選擇了妥協,那麼劉皇帝嘴上不說,心裡又會作何想法呢?
畢竟,君心難測!,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