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1 / 2)

漢世祖 羋黍離 4406 字 2024-05-16

“陛下,東北諸軍,按照此前計劃,基本完成作戰任務,並有所超出預期。太子殿下與榮、安二國公,已就東北軍事布防做最後的調整,北征大軍也將陸續從水陸兩道撤還!曹樞密請示,是否另有訓諭?”張雍問道。

“不用了!計劃既然早就定下,就不宜更改,將士們也辛苦了,該撤就撤吧!”幾乎沒有多少猶豫,劉皇帝直接答複道。

當然,劉皇帝心裡也清楚,曹彬這隻是象征性地請示一下,關於東路軍撤還的事情,不隻有太子的主見,也是將士們的意願,他這個皇帝哪怕再強勢,也不好背離眾願,一意孤行。

再者,也沒有那個道理,太子劉暘自返遼東後,就一直在操持戍防及撤兵事宜。如今,先期的作戰計劃,堪稱超額完成目標,劉皇帝又豈能野望貪欲不足,再更易其詔,從中作梗呢,那樣也太作了。

“還有便是,奚王投誠,奚部歸服,納為己用,王老將軍正於奚人王城休整,上奏請示,是否繼續北上,向臨潢府進兵!”

“王彥超有什麼意見?”劉皇帝一邊仔細翻閱著內容豐富的奏章,一邊問道。

張雍:“王老將軍認為,北上將士,曆時夏秋,征戰已疲,不便再行遠征,又兼天氣漸寒,亦不利於作戰。奚部初降,但其部眾尚未心服,奚部不穩,貿然北上,隱患太大。另,自奚王城北上,若順利進兵,實際也需五六百裡之遙,路途甚遠......”

聽其言,劉皇帝這回猶豫了下,幽幽然地說道:“若情報屬實,眼下的臨潢府,堪稱空虛吧!”

“回陛下,綜武德、軍情二司此前所探消息,自遼主率師南下之後,遼上京周遭,確是前所有為之空虛!”對此,張雍肯定地答道。

不過,見劉皇帝意態之間流露出的蠢蠢欲動,哪裡還不明白他意動所在,有心勸阻他不要冒險,但是猶豫了下,沒敢直接說出口。

劉皇帝抬頭,也注意到了他的表情,微微一笑,偏頭朝向劉晞,說道:“還記得我此前說過的嗎?耶律賢膽敢南下,襲我空虛之山陽,我便要發兵襲他國都,看誰更痛!”

“您確實說過!”聽劉皇帝這麼說,劉晞點頭,大概是考慮了下該怎麼發言,停頓了下,道:“不過,王老將軍大軍麵臨的實際困難與奚族形勢,還當有所考慮體諒的。

若奚王早降,哪怕提前半個月,那無需遲疑,徑可發兵。但如今,終究已然入冬!”

“你是反對兵發上京了?”劉皇帝問。

“此時發兵,便又是一支深入敵境腹地的孤軍偏師,勝負安危難料,要知道,漠北遠征將士,至今下落不明!”劉晞這麼說。

但言方罷,劉晞就有些後悔了。果然,劉皇帝瞬間翻臉,扭頭凝視著劉晞,目光十分淩厲,看得心如止水的劉晞也不由心頭發顫,下意識地垂下腦袋。

漠北將士的下落情況,如今已快成劉皇帝的一塊心病了。盯了他一會兒,劉皇帝方才收回目光,略微收束身上披著的袍子,劉皇帝遙指北方,沉聲道:“你知道,奚人歸降大漢,對遼國意味著什麼嗎?”

“請陛下訓示!”劉晞又恢複了他低調的風格。

劉皇帝直接道:“對遼國而言,漢人、渤海及草原上的那些韃靼、回鶻族裔,都隻是其羽翼,是其枝葉,契丹本部族及奚人六部,才是其根基所在!

乾祐北伐,收複關山,隻是奪其氣運,此番北伐,收複遼東,混亂東北,乃為削其羽翼!然而,奚人若降,則在挖掘其根基,摧折其地骨乾。

你不要看,如今隻是奚王投降,奚部歸順,其影響絕不止於饒樂、鬆山那片高原草場,對遼國而言,後果是全方位的!

哪怕到如今,從東北到上京、漠北,甚至遼主的宿衛親軍中,也不乏奚人將領部卒在效力!若是得知奚人歸降,他們會如何反應,契丹人又會如何看待他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