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能被劉皇帝試探的,都是聰明的,也能夠應付得了這些試探。到了楊業這種層級,還能居中樞,掌重職,誰身上沒有個類似“老狐狸”的標簽呢。
“朕今日召你侍駕,有件事交給你去辦!”劉皇帝又道。
聞言,楊業下意識地鬆了口氣,在如今的大漢朝廷,估計有很多文武,寧願跪著聽候聖訓,然後辦差,也不怎麼願意同劉皇帝做一些哪怕看起來悠閒親切的交談。
這在過去,是沒有這回事的,隻能說,隨著劉皇帝年歲上來,他的威勢也越強,也越讓人畏懼,不敢親近。
就像內侍行首喦脫,若是給診斷一番,絕對會發現,他有很嚴重的心理疾病,不隻因為他是無根的宦官,更是被劉皇帝給嚇的。
在旁人麵前,喦脫好權,好奢華,喜歡享受旁人羨慕敬畏的目光,甚至可能表現出一副奸宦的嘴臉,但在劉皇帝麵前,總是很自然地進入忠仆怒臣的角色,不敢有任何異樣心思,仿佛伺候好劉皇帝就是他此生最大的價值了。
“請陛下吩咐!”
“朕近來反複思量權衡,還是決定,建立一座軍官學院!”劉皇帝說道。
楊業微愣,談及正事,臉色變得認真起來:“軍官學院?”
劉皇帝頷首:“領軍作戰,不是讀基本兵書兵法就行的,朕過去,也一直堅持將帥必發於行伍,這是生死磨礪出的道理,是靠實戰打出來的經驗。
這種堅持,時至如今,朕也認為是正確。不過,這仍隻是一種上升的製度,朝廷提拔官兵的態度。
在此基礎上,挑選有天賦的年輕兒郎,進行針對性的、正規的、全麵的軍事技能教學訓練,為大漢培養基層的軍官,為軍隊輸送指揮人才,這同樣是可以展開的,並且與朝廷的用人製度不相衝突。
過去,朕建立奉宸營,便有此意,即便後來更置,從中也走出了不少有能力的軍官,在戍邊以及北伐中都活躍著他們的身影。
原本,朕開武舉,也是欲提拔青俊,為大漢軍隊培養後繼人才,以免我們這一代人老去,軍中青黃不接。
但是,仔細思量,仍有不足,針對麵較為狹窄,選材不夠廣泛。朕前者,已讓專人,根據大漢軍隊的發展,以及你們這些百戰將帥領軍帶兵的經驗,加以總結成冊,作為教案。
建立軍官學院,就是要將這些經驗技能傳承下去,讓後輩們更全麵高效地學習成長,為大漢提供遠遠不斷的軍事人才!
這些軍官學院培養出的官兵,將成為大漢軍隊的根基力量。如此,大漢軍隊,方可長盛不衰,始終保持著旺盛的活力!
此事,朕交給你去籌辦!”,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