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為了報複,或是為了抗爭,當地的蠻夷部民的侵擾也就沒斷過。漢軍不敢去招惹,那就隻有對付漢民、漢商了。
而事實上,即便沒有其他原因,蠻夷對漢民的侵擾,還是會照常進行,畢竟,這些漢人的好東西,實在太多了,糧食、布匹、鹽鐵、茶酒,這些都是那些掙紮在山野間的蠻夷永遠稀缺的生存資源,為了生存,燒殺搶掠什麼的,也屬平常。
到了開寶十六年的時候,迫於越來越頻繁的蠻夷土著襲擾,以及越來越多的漢商漢民遭受損失,安東都督府再度組織起了一次大規模的軍事清剿行動。
這一次的進剿,不隻規模更大,手段更殘酷,也更加深入了,按照都督府的計劃,是要深入山林去討伐,堅決徹底地消滅那些煩不勝煩的蠻夷土著,以恢複安東的正常秩序,保障官民生命財產安全。
當然,作為進剿的主力,漢軍將士的性命安危還是金貴的,都督府主要是高懷德也舍不得讓大漢的兒郎們深入形勢複雜危險的山野密林,在蠻夷的主場同他們作戰。
因此,仆從炮灰的部卒再度派上了用場。事情的規律總是這樣的,對大漢的統治,有反抗的,就必定有順從的,不管是遼東,還是安東,其轄下都有大量依附朝廷生存的部族,比如以完顏、達盧古等為代表女真諸部。
而征發作戰,也是這些部族依靠大漢生存的方式,對於開寶十六年的大掃蕩、大清剿,安東都督府直接許諾,所有的戰利品,都歸出擊部族所有,並且在後方的城鎮設立一些臨時榷場,專門供他們與漢商交易消化戰力品。
同時,參與掃蕩作戰的炮灰部卒,還能得到都督府的作戰賞錢以及武器、軍需的供應,對很多部民來說,為漢軍作戰,至少可以頓頓吃飽飯了,還能有新衣新鞋新武器使用。而出人的部族,同樣能得到都督府給予的好處,尤其是各類物資的交易特許。
以利誘之,以夷製夷,這樣的策略,劉煦在安東玩得很熟練,毫無疑問,這也是受留皇帝的影響。
因此,在開寶十六年的安東大剿賊中,戰事的發展是這樣的,仆從的部卒們負責探路、進攻,臟活、苦活、累活、危險活,都是仆從軍隊,而大漢軍隊則從後掩進策應,進行保底,乾些收尾活,甚至連收尾都不做,隻是押陣,近乎看戲。
而在進剿的後方,在那一座座臨時榷場,則呈現出一種戰爭繁榮的狀態。每逢作戰任務結束,仆從部卒們也帶著他們繳獲的戰利品,與聚集的漢商們交易,換取鹽、茶、酒、布匹等物資,乃至漢人通用的銅錢。
而其中最具價值的,顯然是那些俘虜,不論是青壯蠻民,還是婦女兒童,都是搶手貨。那些漢人貴族、商賈乃至普通的漢民,都很感興趣,也願意花錢出物資購買。
經過幾年的發展,不隻是那些前來安東的勳貴子弟抑或商賈在買人,就是那些武裝漢民,也參與其中,也在擴大自家的墾殖範圍與規模,僅靠自己種地,太辛苦,收獲也太慢太少,增加勞力是最有效的辦法。
道德在安東這片土地上仍舊存在,但針對的,隻是同種同族的漢民。
事實上,到開寶十七年之時,已經不能說安東缺人了,相比於青壯勞力,女人才是更為稀缺的,甚至於在市場上,一個適齡的女人價格比青壯勞力還高。,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