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1 / 2)

漢世祖 羋黍離 4039 字 2024-05-16

會議結束,難說安西的高級將領們是懷著怎樣一種心情離開的,劉旻卻是一臉釋然地回到自己的辦公房內,並且邀請溫國公向德明前來小敘。

“多些溫公相助!”請向德明落座,劉旻鄭重地朝其拜謝道。

見其如此姿態,向德明也不可能端著,趕忙起身扶住劉旻,然後正色道:“殿下不必拘禮,這隻是老夫應儘之義!”

事實上,今日會議,若沒有向德明的幫襯,劉旻也難以從頭到尾把節奏掌控住。

因此,劉旻也以一種真誠的語氣說道:“這十餘年來,若無溫公鼎力相助,絕無西征之碩果,也無今日之安西!”

與那些西征英雄、功勳大將相比,向德明自然沒有什麼赫赫戰功,但作為整個安西的大管家,協調著所有軍隊後勤軍需的供應,絕對的位高權重。

當然,即便沒有多年掌權積攢的威望,也不可能有人敢小覷向德明,尤其在他已經承襲向訓溫國公爵位的情況下,這是放在大漢,都排得上號的特權象征,何況區區安西!

與劉旻之間,十數年間,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另一方麵,知天命之年的向德明比劉旻大了十好幾歲,對待他多少有些看待晚輩的意識,這些年,也一直是儘心輔弼,對劉旻決策隻要認可,都是不留餘地支持。這一次的“營所製”改革提議,向德明當然也提供了支持。

“殿下不必客氣!“看著劉旻那張沉凝的麵孔,向德明悠悠歎息一聲,停頓了下,道:“殿下,此製一旦施行,安西也無其他退路可言了!朝廷那邊,必然免不了一場風波,安西今後,隻能真正依靠自己了!”

“我明白!”劉旻點了點頭,麵上不待絲毫猶疑:“也做好了麵對一切挑戰的準備!”

“安西總不能永遠像個吃奶的嬰孩,指望朝廷一直供養!”說著,劉旻嘴角一咧嘴,開了個小玩笑。

但向德明心裡也清楚,在這張微笑的麵孔下,隱藏的壓力同樣是巨大的。

笑容微微斂起,劉旻的神情肅穆,以一種堅定的語氣說道:“十餘年將士浴血之功,絕不能辜負!我不想安西得而複失,在三五十年甚至更短時間之後,便再度為那些大食人奪去,西麵諸敵的難纏,我們都是見識過的,我絕非危言聳聽!

要想鞏固開拓的成果,就必須留住人,不論是將士,還是平民,隻有國內的移民才是我們永遠的依靠!

安西不比安東,這裡水土地理雖然堪稱優良,但距離中原實在太遠了,遠到難以掌控,僅此一點,就永遠比不上安東!

我們還有大食、sl這些強敵窺伺,我們對人口需求,要比安東更饑渴,更迫切!

要留住人,也就必須得拿出更多的,更值得人留下的東西來!”

話雖如此看著劉旻儘抒胸意的模樣,向德明心情也難免有些沉重,安西這片浸潤了大漢軍民鮮血的土地,如非親曆,恐怕都難以理解其中的沉重。

向德明看到了,同時這裡也是他為之奮鬥了十餘年的地方,可以說,他政治生涯中最美好的年華都投資在安西了,自然也有守護之心。否則,他也未必會支持劉旻這過分“離經叛道”的營所改革。

沉吟少許,向德明也鄭重地說道:“老夫必然全力輔助殿下,完成此次變革!”

“多謝!”劉旻朝向德明再拜,堅毅的目光中竟露出少許不舍。

事實上,向德明在安西的日子不多了,這點二人心裡都清楚。事實上,從兩年前向訓去世後,向德明回朝的日子就已經提上了日程。作為溫國公,乾祐二十四臣之後,向德明也不可能永遠待在安西這片土地上。不舍,那是必然的,但是,劉旻也不會開口挽留,沒有必要。向德明就是那種屬於,劉旻再怎麼改革,都不可能留下的人,因為他給不了更多的東西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