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天下(1 / 2)

金階之上,朱棣眼眶濕潤。

心中生出感動。

原來自己和父皇如此像,有著同樣的誌向,不想作屈居中原的帝王,而想要作天下的君王。

瞻壑懂我。

金階之下,朱悟淨環顧諸臣,毫無畏懼。

“自古以來,我漢人國號皆為一字,倒是胡人的國號會用兩個字,忽必烈雖然做了中原天子,卻不打算遵循舊製。”

“取《易經》中‘大哉乾元’的‘大元’兩字作為國號。”

“我太祖皇帝效仿,也取《易經》中‘大明終始’中的‘大明’兩字作為國號。”

“大元,大明。”

“皆有一個‘大’字。”

朱悟淨舉起手指直指蒼天,問在場所有文臣。

“我問諸位天下有多大?”

在場諸臣無人回答,若是在過去,還可以拿出九州說,或者山海經之類的古籍應付一下,但是隨著蒙古帝國的建立,以及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中原的文人早已知曉天下不止是九州,甚至不隻是以往所知的地方。

可是天下到底有多大?

無人知曉。

朱悟淨悠悠道:“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天內,天大而地小。天表裡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

“我等所在的天體乃是一個球體。”

“至於具體的麵積,我昨日以大天界寺的鐘樓影子測算了正午太陽的位置,今日被皇爺爺召見時,看了下馬車車輪的大小,以馬車的轉數計算出漢王府到皇宮的距離,最後以築基之法得出了天體的直徑為二萬五千三百六十裡。”

“最後是求取球體表麵積之法,乃是用圓周率和半徑相乘兩次,再乘以四。”

“換言之,天體的表麵積為七千五百六十億畝。”

這個數字一出,在場眾臣頭皮發麻。

此前還未有人如此言之鑿鑿地說出天下究竟有多大的人。

若是一般人,在場的文臣早就罵他妖言惑眾了。

問題是,說出這話的乃是一位皇室。

是金階之上九五之尊的親孫子。

一些善於計算的官員,開始在心裡計算朱悟淨所給出的數據,夏原吉算的最快,認為朱悟淨的計算應該沒錯。

同時夏原吉詢問身邊善於計算的官員。

“世子所言的球體麵積計算法可準?”

那小官沉默一陣,先是搖頭,而後又點頭,小聲道:“計算球體的麵積,此法我並未在算經中見過……隻是世子實在神奇,竟然可以用鐘樓的影子和一段距離算出天體直徑,這種辦法,已經是仙法了,我不敢亂說。”

在場官員喧嘩之際,同時也在腦海中尋找否定朱悟淨胡言亂語的辦法。

但是。

朱悟淨卻不打算結束,而是接著道:“我祖師傳我風水之法時曾言,這天下約七成都覆蓋著海水。”

“換言之,這天下的大地也隻有兩千兩百六十八億畝。”

“這兩千兩百六十八億畝地中,我大明占據多少?”

“此時大明的領土約為一百五十億畝。”

“大概是占據所有陸地的百分之六。”

朱悟淨閉上雙眼,冷漠的從嘴巴裡吐出一個接著一個的數據。

“唐高宗時期的領土麵積為一百八十五億畝。”

“宋徽宗,四十二億畝。”

“宋高宗,三十億畝。”

“大元,兩百零五億畝”

“若是將大元的前身,蒙古帝國也算上,大概是六百七十五億畝,已經是整個天下有史以來最大的帝國。”

朱悟淨猛地睜開雙眼,似是兩輪太陽躍出地平線,又像是沉睡的巨龍睜開雙眼,他伸出手指一指,質問在場所有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