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天下(2 / 2)

“你們總說天下、天下……”

“我問你們,一個隻占據天下百分之六的帝國,也算得上天下嗎?”

此問一出,在場所有人皆心頭一震。

若是朱悟淨所言為實,那麼在場讀書人所謂的“天下”,不過是坐井觀天、自欺欺人。

“太祖皇帝立國號時,加上一個‘大’字,正是表明他老人家心中的大誌向,乃是建立一個真正可以令萬國拜服的大明!”

“而不是一個不思進取,和宋朝毫無差彆,隻是稍微大一號的‘明朝’。”

“今日所有爭鬥……”

“立儲之爭、皇位之爭、父子矛盾、君臣離心……”

“說到底不過是我國究竟要走哪條路的矛盾,是成為明朝,還是成為大明?”

一句話徹底掃清迷霧。

大才,大才!

在場的聰明人紛紛驚歎朱悟淨的大才,竟然可以一語點破整個大明朝的最大矛盾。

皇帝想要“大明”。

文臣想要“明朝”。

文臣的做法很簡單,不能解決這個矛盾,那就解決產生這個問題的人。

換言之,就是將朱元璋、朱棣這種有著雄心壯誌的皇帝換成朱標、朱高熾這樣的仁義之君。

金忠忽然意識到,隨著朱悟淨點破大明的最大矛盾,漢王和太子之爭,已經不再是儲位之爭,而是一個龐大帝國的路線之爭。

是選擇漢王一脈,向著成為“大明”而去。

還是,選擇太子一脈,向著成為“明朝”而去。

既然如此,作為堅定的太子支持者的金忠必須說些什麼。

作為朱棣早在燕王府時的重臣,他明白朱棣又一次動搖了。

無論以前朱棣是怎麼想的,現在隨著朱悟淨的一番話,朱棣越想越覺得朱悟淨說得對。

這個論調完全可以說是打在朱棣的心坎上。

金忠上前,質疑道:“世子欲遵循元製,可知元朝殘暴,百姓苦不堪言,引得天……漢人怨聲載道,起兵驅逐韃虜。”

“胡無百年之運!”

“世子是想蠱惑天子,強兵黷武,生靈塗炭嗎?”

“還是如暴秦、隋煬帝一般?”

“不施仁政,止住兵戈,修生養息,國恒亡!”

這話言之鑿鑿,也確實如此。

曆朝曆代的往事已經證明,一個朝代不能永遠窮兵黷武,必須有君王與天下更始,罷兵休卒。

這是所有讀書人,乃至龍椅上朱棣的共同想法。

對此,朱悟淨隻是淡淡道:“蒙古帝國的覆滅隻是因為他們的領土太多,將所有占據的土地都當作了國土。”

“大明無需如此。”

“除了現在大明的土地,其他領土皆是屬國。”

“一句話!”

“掠萬族財富肥一族,奪萬國氣運養一國!”

文官皆目瞪口呆,鴉雀無聲。

我艸!

本以為暴秦、隋朝、蒙古帝國已經足夠殘暴了,沒想到和這位漢王世子相比,隋煬帝、忽必烈、完顏阿骨打等人簡直是千古仁君!

“夠了!”

朱棣終於拍案。

“禦前失儀,胡說八道,誰給你的熊心豹子膽?金吾衛,拉出去午門廷杖!往死裡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