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默契(1 / 2)

“所以……他把父王貶為了庶人。”

朱悟淨指向朱高煦,語聲似是鐘聲,敲擊在人的心上。

嘩————!

寶刀破空聲驟然停下,明晃晃的刀身橫在半空,朱高煦茫然地回首。

朱悟淨無奈地解釋道:“皇爺爺也不想受製於祖訓,但是更不能接受自己不孝,無論是心理上,還是政治上,都不能接受。”

“現在這個罵名,我幫他受了。”

“皇爺爺自然也會順勢而為,讓我領兵以不同於太祖的方法解決倭寇,這樣就完成了士大夫、平民百姓、王公貴族所喜歡的政治行為。”

也是師出有名,無論做什麼,都要有個說的過去的理由。

也可以說是遮羞布,說是潛規則。

朱悟淨的這一招,總結起來就是:

割發代首,諫言太祖。

朱元璋接不接受諫言這不重要,反正他也不能從土裡鑽出來回答。

重要的是讓大明所有人說不出話,覺得朱悟淨確實指出了太祖的錯誤,是孝順的,也是赤誠的,更是勇敢的。

爺孫兩人存在一種默契。

雖然沒有私下交流,事情也基本上是臨時起意,卻可以配合得當,將整個局勢轉化為了“帶兵抗倭,證明太祖之誤”。

這就和之前“漢王圍困春和宮”“建立軍機處”“大明道路之爭”一樣,都是爺孫兩不可言說的默契。

如此心意相通,讓朱棣本人都覺得這孫子不錯,在他心裡的地位也是不斷提升,幾乎到了好聖孫的級彆。

現在隻剩下一個問題。

“你要怎麼贏呢?”

這個問題朱棣給出了答案。

朱悟淨續道:“父王被貶為庶人,卻無人驅散漢王府家眷,也沒有任何其他的懲罰,甚至沒有剝去手下的兩衛,就像是被貶為庶人的不是老爹一般。”

“原因隻在於,漢王朱高煦不能有戰功,因為封無可封。”

“但是庶人朱高煦可以有戰功!”

朱悟淨猛地起身,走到朱高煦身前。

“我要招募的第一個人,就是庶人朱高煦!”

聽到這話,朱高煦一陣恍惚,他猛地發覺,以前那個隻到自己大腿的小孩,如今已經有他肩膀高了。

朱高煦嘴唇微動,隻是說了一句話,他說:“真好……”

自己這把刀,又有出鞘的一天。

……

大天界寺,坐在天王殿中,朱棣望著外麵毗盧湖蕩漾開的水麵,久久沉默不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