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駙馬帖木兒據說消滅了不少小國,倒是勉強稱得上英雄,隻是和咱父皇相提並論,他還不夠資格。”
朱高煦鄙夷地說道:“雖然傅安依然堅持要警惕帖木兒,但是隨著帖木兒的死,還有三寶太監鎮守達忽魯謨斯,以及他們國家繼承人之爭……”
“父皇派遣傅安去哈烈,遣郭驥去撒馬兒罕,讓兩人代表大明調節(鼓動)哈裡勒和沙哈魯的爭鬥。”
“到了現在,沙哈魯建立了哈烈國,已經重新向我大明稱臣,恢複了宗藩關係。”
朱高煦的臉上露出顯而易見的嘲弄。
“那個帖木兒派人帶著傅安等人遍曆西域諸國數萬裡,以誇其國土廣大遼闊,想以此震懾傅安,迫其投降。”
“卻沒想到弄巧成拙,反而讓傅安等人熟知帖木兒汗國的底細,用最小的力氣製服了哈烈國……”
“如此短視的人,也配和父皇相提並論?”
對此,朱悟淨不置可否。
“帖木兒在治國上確實不太行,僅僅是隻屠戮天竺而不占領,就可以看出此人的短視。”
“但是。”
“帖木兒的武功確實可以和皇爺爺相提並論。”
朱悟淨緩緩走到房間的書櫃前,取出一副堪輿圖。
路過胡姬之時,隨意的瞥了一眼,而後將那副堪輿圖在桌上徐徐展開。
那是朱悟淨所畫,還未完成的亞歐大陸的地圖。
看到這幅堪輿圖,朱高煦稍微有些吃驚,隻因這幅圖用細線畫上了縱橫交織的線,這些線還寫上了數學種子。
“這是我用經緯繪圖術畫下的中州、炎洲和歐洲的堪輿圖。”
朱高煦立刻好奇地湊上來,看到大明位於地圖的右手邊,占據的麵積比他想的要小,但是回憶起朱悟淨那日在朝會上說的話,也平靜地接受此事。
“父王請看,這就是帖木兒帝國,也就是你現在說的哈烈國。”
堪輿圖上的哈烈國東起北印度、西達幼發拉底河、南瀕阿拉伯海和波斯灣、北抵裡海和鹹海。
甚至在奧斯曼帝國還有兩片飛地。
朱高煦有些驚訝:“這哈烈國還挺大的,若是除去奴兒乾都司還有烏斯藏,都要和大明差不多了。”
朱悟淨搖了搖頭:“這是哈烈國最大麵積的時候,現在占據的領土要少上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