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遊記漸漸成為大家的娛樂讀物之後,大明的旅遊業也漸漸興起。
在大明開國三十年的時候,官府猛然間發現人口的流動速度比往年快多了。
這年頭離開自己的戶籍所在地都需要去官府開路引。由於路途安全和開銷充滿著各種不確定,一般來說,除非出於趕考、紅白喜事等需要,居民們都不會離開自己的戶籍所在地,就算出去,跨個縣城也算是了不起了,但如今卻有越來越多的人前往幾個往年點擊率不太高的省份。
這些人都是吃了遊記的安利去旅遊噠!
在發現民眾有此傾向的時候,官府的第一反應是——阻攔。
任何一個王朝都會對人口流動這件事感覺頭疼。對於封建王朝來說,隻要把讓每個人都安安穩穩地呆在他該呆的地方,那麼王朝的安定度就完成了六成。剩下的兩成對半分,一半給外族,一半給天災,由此便可知,當地的地方官員發現民眾的這一動向時有多頭疼了。
不過,在將情況報上去之後,上頭的人卻表示隻要保障安全,做好對接,彆的不用乾涉,這就讓眾人很納悶。
如此行為,著實和他們的所學所知有所背離,但對此木白卻很淡定。
在他看來,旅遊業是社會發展程度和民眾生活水平的一個標杆。
旅遊這玩意,費錢費力,能得到的東西還比較隱性,差不多就和千金買開心一個等級,堪稱是奢侈行為。所以,當一部分人將目光投注到這個開銷大回報少的行業上時,便證明了民眾的經濟水平已經達到了解決基本溫飽的程度。
當然,這部分人必然隻是少數,在農業時代,要全民發財是基本不可能辦到,生產力和生產水平的局限不是換幾個皇帝就能打破的,除非出現工農業的大規模改革,譬如出現化肥和大型農用機械。
彆看現代人不少人都嗷嗷叫著化肥不健康,化肥催產的果蔬沒味道,但如果離開了化肥,世界人口起碼要餓死一半。大明如今自然還沒有出現化學肥料,但卻有了其發展之根本,那便是石油。
石油就是化肥的重要原材料,在相繼發現用以照明的煤油、充作燃燒武器的汽油、可以用來鋪路的瀝青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石油產生了興趣,想來距離發明化肥那天也不會太遙遠,到時候一旦化肥被撒入田間,大明必然會迎來一場人口大爆炸。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從農田裡解放出來,如何吸納和穩定這些人、如何讓他們可以在社會中自然生存就成為了一個難題。
而旅遊和服務業恰恰是解決這種難題的最便捷手段。
不過現在談論這些還太遙遠,而且旅遊業這種高風險行業木白並不是太喜歡,他還是比較喜歡實乾型行業。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些遊客們這一來一回的確給大明創造了不少財富。
大明如今最大的財政問題不是沒錢,而是缺乏可以鑄造銅錢的金屬。華夏本來銅產量就不怎麼高,而且大部分還是深埋在地底的礦石,偏偏還遇到了喜歡把銅錢帶入地下的生活習俗以及覺得中原的貨幣保值於是拚命薅華夏銅幣的鄰居們,銅錢的數量自然是越來越少。
銅錢少到什麼程度呢?少到了大明在洪武開年的時候,就不得不使用“紙幣”這一大殺器。
曆朝曆代,貨幣都是先銅幣後紙幣,前者可以有效穩定物價,後者則大多是因為缺錢而不得不搞提前消費,被這種貨幣政策玩死的朝代不知凡幾,但像大明這樣開局就刷了紙幣的卻絕無僅有。
沒辦法,大明確實缺少銅礦。洪武帝的收複之路是整個曆史上少數……甚至是僅有的由南向北攻打,最後還拿下整片江山的奇葩路線,所以大明也遇到了彆的朝代很少會遇到的問題--開局就沒礦。
這點他們慘到什麼程度呢?直到洪武十年,民間的流通貨幣中還有宋古錢的一席之地。
所以,這也是洪武帝無論如何都要收複雲南的原因——雲南可是有不少銅礦。但長此以往,無非也將重複和宋朝一樣的貨幣死循環,尤其是大明開了海運之後。所以,當初在海運市場打開的第一時間,木白就將洪武通寶作為了主要流通貨幣。
洪武帝在經濟上並不敏感,他在設立通寶這一貨幣的時候也沒考慮兌換、備用金等問題,但出於直覺,他在鈔票的購買力上卡得很嚴實,這也的確有效地維護了通寶的尊嚴和地位。
隻是按照大明的規定,隻能用金銀兌換通寶,卻不能反向兌換,所以在實際使用上通寶還是挺坑的。木白當了太子之後,第一時間就將貨幣的兌換比例列明並且頒布天下。
在連續薅了日本和朝鮮不少羊毛之後,大明王朝的金銀儲量與日俱增,雖然還不至於像清朝那樣可以將其納入流通貨幣的程度,但作為備用金卻已經夠格了。
有備用金以及在每個州縣都設立的兌換機製的存在後,大明通寶這種攜帶便捷的貨幣也漸漸得到了外國友邦們的認同……唔,隻不過因為其不防水,在離開大明的時候,大部分的外國商人都會將其用光,換成商品或是直接兌換成金銀,但不管怎麼樣,如今的通寶已經在貨幣界站穩了腳跟,並且得到了百姓們的好評。
啊,順帶一提,為了防偽隻便,如今的通寶至多流通三次,每使用一次就要在紙鈔上打洞,三次後便統一交由戶部撕毀,所以也不用擔心其耐用度問題。
但紙鈔的使用也會帶來一個麻煩,那就是政-府的物流支出。
運送通寶和錢幣都需要官方押運,而這就會帶來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一些州縣商貿不發達,於是,幾個月才需要補充兌換一次,有些地方商人聚集,十天半個月東西就兌空了,所以還是要均衡發展比較利於社會發展嘛。
奈何有些地方受地理所限,當真是不適合發展商業,於是旅遊業便填補了這一部分空白。
人在什麼時候最舍得花錢?那無疑就是旅遊的時候啊。
平時摳摳嗖嗖下雨套個垃圾袋在街上狂奔的都市麗人們在景點為了一次漂流花15塊買個塑料雨衣的可不在少數,平日裡盒飯都要比對一下性價比的,在迪x尼麵對人家的天價套餐也沒多翻幾個白眼,其餘更彆提景區裡比長途汽車還貴的小景點車、麵粉大於肉的烤腸、翻著倍賣的泡麵等等了。
總之,這些可都是錢呐,還是民眾們心甘情願拿出來投資他鄉的錢。
錢幣存在個人那兒就隻是廢鐵,隻有流動起來才是貨幣。站在木白的角度,他是非常支持旅遊業發展的,隻要他們彆顧此失彼,忘記地裡的農田,他甚至還頒布了不少政策保護遊人的權益不被侵害,甚至鼓動出版社暗示遊記作者們給各地的餐館旅社留個評分,在調查後由官方頒布審核推薦名單,避免外來客們一不當心住了黑店。
而地方的官員們自然聞弦而知雅意,在意識到上峰對此行業的看重後,他們也紛紛出力,為外地來的遊客提供各種花式服務。
在這種市場風氣下,包攬一切不需要你擔心的旅行社也應運而生,而旅客的增多也促進了遊記的發展,遊記又帶動了更多的旅客,市場漸漸步入良性循環,也內卷了起來。
天下景點雖然很多,但不是人人都想要做追風者,總有那麼些特立獨行者想要成為領頭人,但名山大川挖掘過了,寺廟道觀也都刷了一遍,文化之旅嘛……他們甚至把皇太子的科考之路都走了一遍(木白:?),還有什麼新鮮的可寫?
於是,在有心人士的悄悄煽動下,他們聯係上了留在大明的外國商人們。
這些商人多半都是各國大家族留在大明的管事,這些年來大明的產品開始走定位輸出路線——普通的瓷杯不能滿足你?那繪上你家家徽的要不要?不然把你的頭像畫上去也成啊。
普通的掛畫覺得不好看?那咱們將其放大成牆紙如何?帶回去貼在牆上,絕對世上獨一份。
總之,隻要客人想得到,大明的匠人就沒有做不到的。但私人訂製需要的時間會更長些,也需要信息的流暢溝通,於是,留在大明的外國商人便越來越多。
當然,他們中的大部分主要還是自己不願意回去。
開玩笑,在大明他們吃好喝好穿好,街道整潔又安全,還能緊跟時尚步伐,他們乾什麼要回去?回去無非就是為了衣錦還鄉秀一波存在,但讓他們回去長住……彆逗了,大明清新的空氣、乾淨的街道它不香嗎?
除了在大明,他們這些外邦必須要打卡洗澡之外,真的沒有彆的不舒心的了。哦對了,還有個缺點,生活費有點高。
沒辦法,他們總想嘗試各種新東西,這些新東西自然不便宜,這樣的話靠著領導的工資就有些不夠看了。所以,當遊記作者們找上門來的時候,雙方一拍即合,外邦商人們也很願意吹一波自己的家鄉,為大家宣傳一下家鄉的美好和特產,嗯,尤其是後者,他們可是職業的商人,無論什麼時候都會將生意放在第一位。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寫著海外之事的遊記會出現在朱棣手裡也沒什麼可奇怪的吧?
但說到底,無論是好吃的還是好玩的對於朱棣來說吸引力都不大,他或許會看個新鮮,但見多識廣的大明燕王卻不會將這些太放在心上。
讓他在那些遊記中作為插圖出現的粗糙海圖中留下目光的主要還是--利益。
這種地廣人稀氣候好的地方是真的存在的嗎?
這種帶著一兩百人對毆就能說是國戰的地方是認真的嗎?
這種孤身一個人跑到一塊空地上隻要願意繳納稅金就能稱王……靠,這也太過分了吧!
燕王朱棣,瞳孔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