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黃野平比約定的時間晚了半個小時到公司,一到公司就打了內線電話讓程宗唯去他的辦公室。
“宗唯,都9:30了,你看看大堂裡隻有幾個人,現在公司的狀況就是這樣,基本上沒有什麼凝聚力。”黃野平給程宗唯倒了一杯茶,說道。
“從項目統計表看這段的業務也不多,那這些人都去哪裡忙了?”
“項目等到要出報告了他們就來了,要複印、蓋章、裝訂,平時根本不知道他們在乾嗎。”
“考勤和收入沒有掛鉤?”
“谘詢公司嘛,根本沒辦法掛鉤,現在每家谘詢公司都是按業務收入提成的,不太好調整到固定收入,再說,你要是調整到固定收入,他們索性連項目都不做了,就等著發工資了。”
“就沒有辦法了嗎?人員調整一下也不行?”程宗唯有些不解。
“招聘是一個大問題,根本招不到可以直接用的人,工資開到5000,隻能招一個剛出學校的畢業生。再算上公司交金,一個畢業生的成本就是7、8千。如果要招有經驗的,沒有2萬一個月搞不定,而且你還不知道他到底能不能適應海營公司的模式。”
“海營現在的業務情況怎麼樣?”
“也不好,去年一年隻做了2600萬,刨掉成本,毛利還有20個點不到,500多萬吧,要負擔本部職能部門的開支,稅金、工商等等,最後也就剩個一百萬。宗唯,我這是把整個公司的底都交給你了。”
程宗唯上午剛到時已經看了局域網上的有關公司統計資料,發現業務模式果然是極其單一的,同時他看到每月每個谘詢人員的提成居然平均隻有三、四千元,這是一個非常詭異的現象。結合前一天晚上苗書雲所說的有關情況,他早就已經洞察其中的奧秘了。
“我看他們每個月提成也就3、4千,在上海這個地方,還有家有室的,這點收入能過日子嗎?”
黃野平無奈的笑了,“兄弟,還是你內行,一看就知道了,麵上隻有這麼點,他們倒是很淡定,日子還過得很滋潤,你說這不是怪了嗎。宗唯,以你的判斷,這裡麵的問題主要在哪裡?”
“可能主要還是幾個方麵吧,一是飛單,二是收卡,三就是陰陽報告。”
黃野平驚了一下,“陰陽報告?什麼意思?飛單、收卡我倒是知道,陰陽報告是怎麼一個意思?”
程宗唯起身鎖了辦公室的門,回過來坐下,點了根煙說:“比如小項目,像東聯置業集團的那些,據我所知,東聯置業底下的那些施工單位在項目結算審計時都會送卡,1000,2000的都有,一個月隻要做幾個小項目,收的卡可能就上萬了,這是一種;第二種飛單,和你的政策有關聯,你現在給他們的提成是收費的10個點,加上工資一起算可能是35個點不到,如果他把項目飛到其他單位,那就算他的自接項目了,直接可以拿到70個點,即使去掉外聯開拓費用,他還有4、50個點。這就是飛單的積極性。”
黃野平不停的點頭,“差不多是這個比例。”
“真正的操作來了,陰陽報告,陰陽報告才會產生最大的收益。操作人一直用你公司的身份做事,不需要承擔飛單那樣的風險。主要是對大中型項目,在海營出的報告並不一定是給到對方的那份報告。操作人真正需要的是蓋著海營公章的報告,你想,如果報告的結論和蓋章不在一個頁麵,他在這裡出完報告回去替換一下,你就沒辦法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