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隱(上)(2 / 2)

但對於兵部尚書的人選,昭寧帝與群臣商議了大半日,提名了不少人,總覺得都差了點火候,難以勝任。

正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昭元開口道“皇姐,臣妹倒是有一人選,工部左侍郎慕容珺。”

群臣啞然,左顧右盼,這位長帝姬向來沉默不語,凡事也沒個主見。今日竟然主動提意見了,而且還是事關國本的大事。

“皇妹有何提議?”

“陛下政務繁忙,怕是忘了金陵郡主曾師從太師大人,本想進入兵部任職,可那時陰差陽錯被派去了工部,臣妹曾與其探討過兵法,雖無法保證其十成十學到太師大人的本事,但七八分還是有的。”

彆說七八分,哪怕是能學到高漸漓五分的本事,擔任兵部尚書都綽綽有餘了。

昭寧帝靜靜地觀察著群臣的反應,見無人出來反對,便直接下旨“即日起晉慕容珺為兵部尚書,其工部左侍郎職位由原右侍郎百裡珣接任,右侍郎人選再議。”

百裡珣遇上此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麵上的笑意難藏“臣叩謝陛下隆恩。”

慕容珺則神色無波,緩緩下跪叩首道“臣遵旨,謝陛下恩典。”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昭寧三年的皋月。

繼薛氏和高氏相繼收到噩耗之後,紀氏的危機也悄然而至。

紀氏無武將,前朝也就雲柔一人當值,自不可能是戰場犧牲,殉職的噩耗。

卻牽動著不止一人的性命。

一封關於真假雙生子的匿名信件被送到大理寺卿司徒衍手中。

次日朝會,群臣驚愕。

司徒衍將信件內容一一呈上,如何偷梁換柱,如何蒙混過關,信上寫得有模有樣。

昭元在看到這封信後,當場暈了過去。

諫官再一次撬動自己的伶牙俐齒,以夏如茵為首,對昭寧帝施壓“陛下,這紀氏可謂是膽大包天,竟然讓一個下人冒充二公子,嫁入皇室,企圖混淆皇室血脈。”

大周雖注重選賢舉能,做官不看出身。

可在挑選宗室配偶上向來注重血統,皇帝及皇儲的正室必須在上古七大世家的嫡係血脈,其餘帝姬親王的正室也必須是名門望族的嫡係血脈。

雲瀾真實身份的暴露對紀氏而言是欺君的大罪。

昭寧帝在看了司徒衍呈上來的證據後,臉色仍是淡淡,可眸中卻明顯有著寒意。

“此事與朝政無關,孤會稟報母皇,私下處理。”

*

長樂宮。

昭元以帕拭淚道“怎麼可能呢,雲瀾沒有理由這麼做呀。”

“好了,昭元,你是大周的長帝姬,位同副帝,怎麼遇上這點事情就哭哭啼啼的。”永昭帝道。

永昭帝這兩個女兒皆是其正室清河崔氏的後代。

長女昭寧的性格和長相像永昭帝,喜怒不形於色,在不重要的事情上仁慈寬厚,在重要事上則絕不手軟。

而次女昭元的性格和長相則像崔氏,如同一尊行走的大佛,時時刻刻都想普度眾生,善良得沒有原則。

崔氏當年為永昭帝試藥,中毒早逝,使得永昭帝對這個與崔氏樣貌性格都很相似的二女兒格外憐愛些。

可憐愛歸憐愛,永昭帝心知以昭元的性格難以成為昭寧帝的左膀右臂,因此隻能更加嚴厲地要求昭寧。

“母皇,若此事是真的,您不會殺了雲瀾吧?”昭元抽泣著。

“混淆皇室血脈本就罪不容誅,看在你的分上孤可以饒他不死,但貶謫流放是免不了的。”永昭帝淡淡道。

昭元哭道“母皇,若是真的那雲瀾也不是有意的。當年,雲瀾進宮本就是來選官的,根本沒想到母皇會賜婚啊……說混淆皇室血脈,這罪名也太重了吧。”

永昭帝道“昭元,此事若不嚴懲,那日後必有心懷不軌之人,有樣學樣。”

昭元沒說話,哭得更傷心了。

昭寧帝見此模樣,開口勸道“二妹,此事雖證據齊全,真假卻還未有決斷,紀氏近來受到重用,不免招人眼紅。”

“陛下,尚宮大人求見。”門口侍衛通傳道。

“蔡尚宮,她不是方才離開嗎?”昭寧帝疑惑道。

“回陛下是前些年離宮的紀尚宮,正在九仙門外候著。”侍衛道。

永昭帝眼眸動了動,少了幾分寒意,淡淡道“放行。”

*

時隔兩年多,紀妍再次回到了曾生活了三十年的大明宮。

“臣見過二位陛下,長帝姬殿下。”年近半百的紀妍叩首行禮。

“平身吧。”昭寧帝道。

“臣不敢。”紀妍跪著不起,“臣有事稟奏。”

“阿妍,可是雲瀾之事?”距司徒衍呈上證據已經大半日時間,此事雖被昭寧帝暫時壓了下去,但早已在百官中傳得沸沸揚揚。

“正是。”紀妍不卑不亢道,“臣懇請陛下,明日早朝詔長帝君和樂淵伯爵上殿,公開審理此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