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隱(中)(1 / 2)

“昨日司徒大人呈上的匿名信孤已交由母皇查看,事關皇室血脈,孤思索再三,決定今日就在這朝堂之上審問,不知諸位愛卿可有意見。”宣政殿的凰椅上,昭寧帝正襟危坐,語氣平和卻不容抗拒。

“不知陛下要如何審問?”

“匿名信上所列內容雖言之有理,可無直接證據,孤詔了長帝君與樂淵伯爵入宮,當庭對峙。”昭寧帝道。

“陛下聖明。”

昭寧帝提出當著百官的麵審理此案,全無徇私之意,自是無人反對,隻有立在殿外的雲柔緊張到額頭冒汗,生怕雲卿和雲瀾麵對審問一時答不上,暴露身份,丟了性命。

雲瀾身著半襲鳳袍,雲卿則穿著正四品伯爵的朝服,落後半個身子。

兩人上殿後對著凰椅上的昭寧帝和下首琉璃座的昭元俯身叩拜“臣參見皇上,長帝姬,陛下聖安,殿下金安。”

昭寧帝單手一抬“平身吧。”

“昨日司徒大人呈上一封匿名信,是關於二位身世問題的,此事涉及皇室血脈,孤萬不可輕視。今日長帝君就和樂淵大人當著群臣的麵解釋一下吧。”昭寧帝道。

解釋?明明就是審訊。

片刻的沉默後,司徒衍站了出來“陛下,臣審訊過無數犯人,定不會放過一切蛛絲馬跡,還請陛下允準臣來審訊。”

席間不禁有了竊竊私語的聲音,昭寧帝方才言語間的客客氣氣地說是請來解釋一下,可這司徒衍是直接把長帝君和樂淵伯爵當犯人了。

不知道是這司徒衍沒有眼力見呢,還是君臣兩個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在演戲呢。

正在眾人等著看戲的時候,昭寧帝道“既然司徒大人毛遂自薦,那孤便允了。”

*

侍女們將那封匿名信遞到司徒衍手中,審訊開始。

“第一個疑點貴族世家取名向來謹慎,而在紀氏中,長帝君和樂淵伯爵的名字無章法,不知二位作何解釋。”

大周貴族世家最重門第,講宗族,論嫡次,取名也是相當講究。

每個家族的嫡係子弟如何取名,都需長老院商議決定。

單名一個字的同輩中往往會選用相同的偏旁,拿慕容氏來說,慕容珺,慕容璟,慕容琛,皆以“王”為偏旁。

若是遇上兩個字的名字,則第一個采用同字作為字輩,第二個字采用相同偏旁,納蘭昔墀,納蘭昔垚,納蘭昔均,就以“昔”為字輩,“土”為偏旁所命名。

更細者會將家中子女名字分開,單獨設立偏旁和字輩,比如上官家的小一輩中,女孩單名從“火”,如上官焱,上官爍,而男孩單名從“木”,取作上官榆,上官桀。

可雲卿,雲瀾,雲柔三人的名字,除了都有個雲,第二個字簡直就是各區各的,毫無關聯。

“長帝君殿下的名字從‘水’,吏部司員外郎的名字從‘木’,可樂淵大人的名字好像……”

雲瀾微微一愣,雲卿卻淡淡一笑“司徒大人,照您這麼說,那個撿來的孩子便是在下了。”

司徒衍一愣。

雲卿繼續道“既然事關皇室血脈,那大人必定是對長帝君的身份存疑,可這第一條明明針對的是在下,算不算是漏洞呢。”

司徒衍片刻後道“‘卿’字五行屬木,恰與‘柔’字吻合。”

眾人凝神,心道司徒衍不愧日日泡在大理寺公堂上的人,果然雙目如炬,思慮周全,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

在大周建立前,華夏連續幾千年以父係為紐帶,實行一夫一妻多妾製,妻妾眾多的男子往往子女眾多,若都采用相同的偏旁怕是湊不過來,因此常采用同屬性的字代替。

雖然這種用法如今已很少見,但也不是沒有。

雲瀾袖擺下的手收緊了一寸,心跳如鼓。

雲卿卻麵色如常,隻是淡淡道“司徒大人果真明察秋毫,可若這麼說,在下豈不是成了庶子,不對,可母親沒有側室啊,為何要如此取名?”

“是啊是啊。”席間傳來竊竊私語聲。

在曾經父係社會,有不少世家給嫡子女選用“金”“木”“水”“火”“土”為偏旁取名,庶子女選用同屬性的字做配。

“柔”從“木”,而“卿”屬“木”,這不明擺著說樂淵伯爵非靜安侯爵嫡出嗎。

司徒衍沉默,雲卿見她臉色不好,淡淡道“其實在下從前不叫這個名字,而是‘清水’的清。”

“清”和“瀾”皆從“水”,自然無疑義了。

太尉宇文宴心生好奇,問道“可樂淵大人為何要改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