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無人可助我(2 / 2)

“無人可助我!”

說到情動,終是沒能忍住。

朱厚照淚眼相望,滿是傷心與悲憤。

“惟願熜弟承繼大統後,莫要再陷入我這般境地。熜弟是聰慧之人,你,比我強。”

朱厚熜低低地應了一聲,“兄長……”

滿腹的委屈,總算是有了個去處。

發泄出來後,朱厚照覺得自己心裡好過了許多。

他收拾好心情,朝朱厚熜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

“朕失態,叫王弟見笑了。”

朱厚熜輕輕搖頭,提壺為朱厚照倒了杯酒。

“皇兄龍體未愈,淺飲一杯即可。”

朱厚照剛要舉杯,又踟躕著放下。

“不了,朕戒酒了。酒以糧穀而製,今有民食不果腹,飲之心中不忍。”

又道“首輔罷威武團練營,遣官軍還營,各邊及保定官軍還鎮,誅江彬。欲將兵權重定。”

“王伯安平宸濠亂有功,乃兵部尚書王德華所舉薦。因舉主與首輔有隙,不得賞。”

“朕欲將兵權分割出一部分,交予王伯安,又唯恐後人自此受製於人。屆時豈非我之過也?”

“可若不拿出一些來,怕是閣臣不會滿意。欲留兵權於手,必得用旁的,來做交換。朕已失江彬,張永雖知兵,卻是內宦,禦馬監還得用他。”

“王弟在京師辦差,若有合適的人選,不妨留意一二。也好為日後打算。”

朱厚熜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臣弟知曉了。以後會有所留意。”

一番話,倒讓朱厚熜想起一個人來。

朱厚熜記得,父王還在世時,曾對自己說過,楚地有三傑劉大夏、李東陽、楊一清。

正德十一年時,楊一清曾入內閣參讚機務,翌年因得罪錢寧、江彬,致仕歸鄉。

如今錢寧與江彬皆下獄,不知皇兄對楊公,是什麼態度?

朱厚熜斟酌用詞,開口問道“不知皇兄可還記得楊應寧公?”

朱厚照莞爾一笑,“自然記得。十一年時,他兼武英殿大學士。朕南巡時,還特地去了趟楊府,與楊公把酒言歡。”

“怎麼?王弟與楊公熟識?當日一彆,不知楊公身體可還健朗?”

朱厚熜搖頭,“是父王曾與臣弟提及楊公。今日皇兄問及,臣弟便想起來他來。”

聽弟弟這麼一說,朱厚照也思索起來。

“楊公任陝西巡撫時,曾率輕騎自平涼晝夜行軍,發動奇襲……的確是難得的知兵之臣。他與張永也相諧。”

“隻是文臣自來輕武,不知楊公屬意如何?”

朱厚熜笑道“不若皇兄親自去信,問一問楊公?既然楊公當日願與皇兄對談,可見還是心係天下之人。”

又親自去提水,為朱厚照泡茶。

“皇兄不飲酒,那就吃些清茶吧。茶亦養生,願皇兄龍體早愈。”

乾乾的茶葉在熱水中翻騰舒展,就是頂好的舞者,也無法舞出這番靈動之意。

朱厚照吹了吹茶麵上的霧氣,啜了一口。

“既如此,朕回宮便與楊公去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