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隻能含糊地應了一聲,不否認也不承認。
就當做是,給十四歲少年的美好夢想吧……
朱厚熜羨慕地道“後世可真好……”
又問“那皇兄可知,後世是如何應對災情的?”
他指著那些麵色麻木的災民。
“雖然已調倉糧平糶,可這樣下去,總不是個事兒。流民聚集於京師,一旦生亂,後果不堪設想。”
朱厚照側著頭微微眯眼,回憶著自己的經曆。
“後世會有很多便利百姓的吃食。很便宜,很快就能吃上。還有那種簡陋的臨時屋子,用於安置災民,不至風餐露宿。”
“因為調度及時,所以在當地就能安置妥當。災民還未離開故土,就已經被官府安頓好了。”
朱厚熜聲音低了下去,“怪道皇兄總愛說後世的事,後世……的確比現下要好。”
“飽餐飯、穿暖衣、居有屋,不怕戰亂,不懼天災,還能有書讀,這不正是仁治嗎?”
“我皇明的百姓,能有這一天嗎?”
朱厚照揉了揉茫然的弟弟的腦袋,輕聲勸慰。
“會有的。”
“朕心中一直惦記著廣東的戰事,趁著今日天晴去了火藥司。朕很失望。”
朱厚照雖然不懂軍事,也不知道武器數據,但標準化,還是清楚的。
那些外形粗糙、大小不一,看起來就非常不靠譜的火器和彈藥,讓朱厚照非常失望。
他很拚命地說服自己,現在不是五百年後,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但內心有個清晰無比的聲音在說,如果不是貪腐過度,起碼能再好一些。
朱厚照不反對貪。
想要為己身謀取利益,是人之常情。
真正大公無私的,能有幾人?
隻要彆太過分,朱厚照都能忍。
但從火藥司那些太監忐忑的表情中,朱厚照出離了憤怒。
當他看不出來,這些人在其中拿了多少嗎?!
“王弟,朕有個打算,先和你商議商議。”
朱厚熜打起精神,貼過去。
“皇兄但說無妨。臣弟雖愚昧,卻也願意為皇兄分憂解難。”
朱厚照笑罵“你若是愚昧之人,那天底下怕是也找不出幾個聰明的了。”
“朕想要從軍匠籍中,擇選出些良才,調到京師好生培養。日後專司火器之事,你覺得如何?”
“當然了,這事不是立刻就能辦好的。朕也不急。”
“如何安排合適的先生講課,如何將好的設想進行大量督造,如何給予這些人獎賞,這些細則都尚待討論。”
以後將是熱兵器的天下,冷兵器會逐漸退出戰爭舞台。
誰能擁有最先進的熱兵器,誰就將稱霸這個世界。
“現在不過是有這麼個想法罷了。你也知道,北境連年戰事,沿海一帶有倭亂,如今南邊又來了個佛郎機。”
“每年都有戰事。朕想的是,如何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戰果;如何一勞永逸,一戰而定乾坤。”
“要麼不打,要麼就直接打得人再也不敢犯邊。邊疆百姓實苦,想要有個安穩日子很久了。”
朱厚照的語氣帶著幾分蒼涼與悵然。
他在大同府待過不少時日,也見過被韃靼掠奪後的十室九空的村落。
他想改變這些。
哪怕很難,哪怕隻能做到點滴,都沒關係。
明日之巨變,由我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