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元和朱輔同聲謙虛,都稱此乃天子點撥,自己不敢居功。
朱厚照耐心地等他們謙讓完,才出言提醒。
“嚴卿的意思已經說了,諸卿如何想,都議一議吧。”
崔元和朱輔當然是不太樂意的。
這是往他們身上割肉。
但並不傷及根本,割了也就割了。
他二人對國是商議,並不熟悉,又是謹小慎微的性子,前有楊一清擋著,自然紛紛讓楊公先說。
楊一清正色道“嚴惟中所言有理。勳戚乞請之風過盛,非善事。往後需明文昭告,扼製此事。”
朱厚照點點頭,又看了眼行筆飛快的楊慎,收回目光。
“此事可矣。勳戚之田,雖為官田,卻也不為官所用。”
他又道“我欲之後下一道中旨,革勳戚世襲之法。今日暫且說與諸卿聽一聽。”
“自坤寧宮起,國戚之爵位,往後隻需襲一人止。其餘勳戚承襲,自旨意頒布後,三代止。”
這件事,朱厚照已經和夏皇後通過氣了。
夏皇後全力支持,毫無異議。
先前因夏氏的事,她已經對夏臣非常失望,隻覺家中富貴到了極致,也不需再靠爵位過活。
難道家中那些田地,還真能傳至百孫不成?
又不是人人都是衍聖公孔氏。
邵太貴妃也無所謂。
她雖有家人,可幼年就被賣給了太監,由其一手撫養長大,後送入宮中采選得憲廟臨幸。
如今天子有意改國戚之製,出於對朱厚熜繼統的打算,更沒有反對的理由。
天子不做,等孫子長成後也會做。
不如讓天子做這個惡人。
崔元和朱輔對天子的這個決定非常驚訝。
這是以身作則了?
坤寧宮和未央宮那頭,都沒有反對嗎?
既然如此,那他二人,也沒有反對的理由了。
天子都對自己動刀子了,他們又算的了什麼?
朱輔這下,心思就更淡了。
他這把老骨頭沒了之後,最多到曾孫,成國公一係就算徹底結束。
戍邊的兒子,接不接回來,似乎也不重要了。
反正眼前的一切,即將成過眼雲煙。
崔元倒是更堅定了,要在朝中站穩,好為兒子打下基礎。
楊一清一直細心觀察著朱厚照的神情,不停地斟酌心中用詞。
朱厚照知道,有些話,他們是不敢說的,隻能由自己來講。
他接著剛才的話,繼續說出心中盤桓已久的想法。
“勳戚於地方上,勾結地方官與小吏逃稅,由來已久。如今恐怕已是盤根錯節,難以分割。”
“今欲革商稅之法,首要的,就是找出如何破解此事的要點。若不能杜絕勳戚於地方勾結,則商稅改亦無用。”
說到這個,朱厚照就想衝到漢朝的皇陵,把漢元帝拖出來給打一頓。
遷豪族去修皇陵,這是多好的政策啊。
廢了乾嘛?
搞得自己現在都不好做。
簡直就是廢物!
果真是亂我家者,太子也!
這要是自己兒子,直接打死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