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勳戚與地方勾連,崔元與朱輔臉色都不是很好看。
因為他們也都是身上不乾淨的那一掛。
其實並不像後世傳言那樣,大明朝還是收商稅的。
甚至商稅的覆蓋麵,還稱得上是較為全麵。
自飲食、果蔬、牲畜等百貨起,後又增設酒醋、市肆門攤、契稅、漁課等稅種。
洪武時期,太祖就定下三十稅一的稅法,由地方的稅課司征收。
不過太祖對商稅有些抵製,後將稅額較少的稅課司進行裁減,完不成指標的稅課司也不進行處罰。
如是自用之物,施行免稅。
可商稅就像皇明其他稅製一樣,亂七八糟的,看起來頗有章法,實則一團亂麻。
納稅款寶鈔、金銀並行,沒有相對統一的標準。
而且通常還會因藩地宗室的乞請,將地方稅課司的所得賜下。
朱厚照在開會前,仔細盤了盤賬。
一邊盤,一邊把自己大腿都給拍紅了。
嗯,用不著說漢元帝。
他自己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他爹送出去的,作為兒子沒法兒說。
可是從他手裡送出去的,也不少啊!
朱厚照現在算是明白,為什麼總是有官員苦口婆心地勸他,要禁止乞請之風。
自己仗著家大業大,親戚來打秋風,大手一揮就灑出去了。
回頭家裡有事需要用錢了,一摸口袋。
空了。
朱厚照氣得牙根癢癢,恨不能再死一回,看能不能穿到自己剛登基的時候。
然後把當時還是小不點的自己倒過來,抖一抖,看看腦子裡的水能倒出來多少。
果然凡事要聽勸。
如果自己早些就禁止越演越烈的乞請之風,這些年下來,能省多少錢啊。
不過亡羊補牢,未晚矣!
現在開始也一樣。
朱厚照本就有意改革商稅,隻是不知用什麼理由。
現在嚴嵩主動提及,由頭就有了,後麵也好開展下去。
商稅是肯定要改革的。
根據後世教給朱厚照的知識,大明朝時,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商業的繁榮,經濟的發展,都大有可為。
資本好不好,朱厚照認為弊大於利,沒有韁繩,它定然會掉過頭狠狠咬一口。
以農為本,先讓百姓吃上飯,吃飽飯。
再施行農商並進的政策,讓百姓富裕起來,年有餘產。
家中有錢財,不至為生計發愁,才會願意放孩子去官學上課,識字斷文。
從而,皇明才有無限的未來可言。
今日先拿勳戚試點,以頭部的力量,換取足夠多的資金,一點點地,朝著自己的目標靠攏。
朱厚照看了一圈,見無人說話,開始有點理解老師上課被迫點名,化解尷尬的做法。
你們不說話,我可點人了啊。
崔元兩隻手,藏在袖中,不停絞著。
最終還是看出朱厚照的不耐,硬著頭皮上了。
“陛下,臣以為,當以嚴刑重典,扼製此不正之風!”
起了話頭,後麵的再接起來,就容易多了。
崔元侃侃而談。
“勳戚無視法度,地方吏員貪婪無度。蓋因皇明之律法,對此間種種過於寬鬆。”
“若明令正典,讓勳戚、吏員對律法心生惶恐敬意。陛下所慮,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