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獅駝嶺的情節也揭示了佛教內部的某些問題。大鵬金翅雕與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的關係,以及如來佛祖對此的態態度,暗示了佛教內部可能存在的權力鬥爭和冷漠。如來佛祖對於大鵬金翅雕的行為選擇坐視不理,這也反映了社會中某些人對弱者的冷漠和對權力的濫用。
不過對於隻為了來看“鵬”的陳雲而言,這些看法都意義不大。
有一說一。
他對這些陰謀論不感興趣。
讀了這麼多遍,他更在意的事金翅大鵬表現出來的能力。
因為從理論上來說,自己的進化能力在照著“鵬”為模板帶自己進化,那麼這些表現出來的能力都有可能在某次進化之後得到。
雖然陳雲感覺自己的進化能力之前可能走的不是現在這個方向,大概沒少朝著超人的方向去進化,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確定“鵬”為模板。
但是不管向哪進化都沒差。
在進化就行了。
而對於目前得知的各種有關“鵬”的能力,他還是比較滿意的。
彆的不說。
隻是那個振翅即飛九萬裡的力量,就差不多有七分之一光速了。
這還是一秒隻振翅一下來計算的。
就說現實裡的金雕。
一般來說,金雕在正常飛行時的振翅頻率大約為每秒1到2次。而在需要快速加速或追逐獵物時,振翅頻率可能會增加到每秒3到4次。極端情況下,比如在俯衝捕獵時,金雕的振翅頻率可能會達到每秒5次左右。
更何況是金翅大鵬鳥呢?
如果可以擁有這樣的極速,他大抵可以立馬觸摸到這個宇宙的上限速度。
雖說他可以在真空中利用心靈立場不斷虛空借力將自己持續加速,但是想要加速到接近光速也要許久許久。
不如起步速度就是光速來的痛快。
除此之外還有陰陽二氣瓶。
此乃陰陽二氣之寶,內有七寶八卦,二十四氣,要三十六人,按天罡之數,方抬得動。此寶能裝人。人在其中,若不言不語,瓶內極是陰涼,一旦說話,就有火燒來,一時三刻,化為漿水。
隻是不知道法寶這種玩意能不能體現在進化過程中。
若是換做印度神話裡的迦樓羅。
那就更有不少神通了。
就比如那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耳通、天眼通,以及每天能隨意抓住五百隻龍吞下的神通。
甚至就連西方神話,也有許多關於“鵬”之概念的設定。
西方的《阿波羅遊記》、《一千零一夜》等書籍中,都載有大鵬鳥的事,說鵬蛋周長有五十步,鵬鳥聚集的食物是大量的一口可吐入大象的蟒蛇;阿拉伯旅行家中的日記中有“本以為那是座山,原來竟是隻鵬鳥”的記錄。
西方鵬鳥的來源也許可以追溯到古波斯神禽“峨姿”(Amrzs)。
該鳥曆經天地生滅三大劫,故知一切事。鳥身犬首或人麵之貌,兩翼伸展可遮蔽日月群星。
古波斯神話中有株“知識樹”,結籽化為世間萬種草木,“峨姿”築巢其上,每至果實成熟,將其搖下,播於大地山川。
陳雲覺得自己那個類似開掛一般看劇本的超直感能力,就是向著峨姿擁有的“知一切事”的方向進行的進化。
又或者也可能是向著擁有宿命通的迦樓羅進化,畢竟迦樓羅擁有的宿命通能知道過去世的能力,這過去世有指自己的,也包括他人的。即知自身及三界六道眾生之百千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
不管如何。
總之是“鵬”之概念可以有的能力。
他的未來,一片光明。
還有太多太多“鵬”之概念相關的能力等待著被作
為模仿的模板,被他的進化能力所真實的展現。
甚至陳雲覺得自己可以試著影響世間對於“鵬”之概念的印象,引導增加更多類似的文化產物在人類的幻想之中。
“鵬”之概念也將向無所不能進化。
其實倒也不是不可以將進化能力選擇的模板換成上帝之類的存在。
隻是仔細考慮之後。
陳雲覺得還是不要輕易更換為妙。
不如老老實實發展“鵬”之概念的文化產業興盛。
如此思索片刻。
陳雲也看到了《西遊記》中金翅大鵬鳥被如來收服的片段。
原著中如來最後收服大鵬鳥的時候。
大鵬鳥說:“你那裡持齋把素,極貧極苦;我這裡吃人肉,受用無窮!你若餓壞了我,你有罪過。”
如來的回答則是:“我管四大部洲,無數眾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
對於陳雲來說。
大鵬鳥的話自然不難理解。
至於如來說的話,也不難理解。
但是這話怎麼看怎麼像是在說豬八戒被封的淨壇使者。
畢竟和淨壇使者一樣可以享用貢品。
隻不過相比較而言。
金翅大鵬鳥要多一個“先祭”二字。
這麼一看,同樣是可以享用佛門祭品的人,豬八戒反而更像是一個吃金翅大鵬鳥殘羹剩飯的了。
這麼一想。
陳雲忍不住樂嗬嗬的一笑。
抬眸望了望四周一成不變的雪景,又不經意瞥了一眼身下的世界屋脊。
陳雲暫且停下了小憩。
隨著他緩緩地合上書本。
如同安身法一般的效果消失不見,峰頂清靜的一小片地方再次被無情的風雪肆虐與籠罩。
與這神奇庇護效果一起消失的。
還有那之前宛若世外高人一般坐在峰頂看書的陳雲。
……
當陳雲的身影隱沒於天際。
一隊登山者終於克服重重困難,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的頂點。
他們興奮地輕輕擁抱彼此,眼中閃爍著淚光。那是勝利者的淚水,是對挑戰自然極限後勝利的喜悅。
珠峰雖然是世界屋脊,但是從來不缺少征服它的人。
隊長李明不止登頂過一次。
作為一個經驗豐富、沉穩冷靜的人,他在隊友們的歡呼聲中顯得尤為平靜。
他下意識的環顧四周,目光卻突然定格在了一個特彆的地方——那裡有一塊相對平坦的圓形區域,與周圍的不平整形成了不是很明顯的對比。
準確的說。
在那圓形之內的地麵積雪,似乎比外麵的風雪薄上那麼一層?
這種差彆並不大。
不等他看清楚,就已經被風雪抹平了其中的差距。
看了看身旁因為缺氧、寒冷等眾多因素而隻敢小動靜慶祝的隊友們。
李明不再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