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我不是針對你(1 / 2)

清晨,瘋了一夜的林鱗遊三人坐在南市樓附近的早鋪前,點了三盞醒酒薑茶來喝。

“二弟,你是過癮了,怎麼樣,腰還酸嗎?”

“哎——”

“等會帶點肉啊鞭啊什麼的回去,給你補補。”

此時早市早已開張,沿街商鋪運貨卸貨買菜賣肉的來來往往,甚是熱鬨,隻是多是男人,少有女客,有的也是上了年紀的老嫗。

雖然大明相比其他朝代已然是相對自由,女人是可以上街的,正所謂“禮不下庶人”,但多數女人都還是很自覺的待在房中,尤其是待字閨中的小閨女。

而且,裹著腳也不方便走路吧?

除了特殊的節日偶爾會上街賞玩。

何況此時天剛剛亮,不是年不是節的,窮人家的女人不大會來買菜;達官貴人家的女人估計剛剛起床問安,這些買菜的老嫗也多半是這些人家的保姆家人。

“我有一點一直不太明白。”林鱗遊呷了一口薑茶,“為何這一帶隻賣魚肉菜蔬呢?”

“遊哥,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你這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啊!”夏堤語氣中得意洋洋,“這南京城的大市,百工貨物買賣,各有區肆。這可是咱太祖皇帝親自定下的。自三山街至鬥門橋,為果子行;三山街口,舊西內之南,為鼓鋪;笪橋南,為皮市;轎夫營,是履鞋鋪,要買鞋,去那就對了;應天府街西,是傘鋪;弓箭坊一帶,專賣弓箭兵器,不過你們的兵器都是兵仗局供給的,也不需要你們自己掏錢買;我們現在所處的地兒,包括北門橋、三牌樓等處,就是專賣魚肉蔬菜之類的啦!還有……”

“打住打住!”張賁打斷滔滔不絕的夏堤,“遊哥就是問為何要這麼布置,沒問你哪兒賣什麼!南京城的街市,我們哥倆比你熟!”

“我看你們就是熟哪兒有勾欄瓦肆。”夏堤有些不服氣。

“那你就說錯了。”張賁說,“我們隻知教坊司花月春江十四樓,勾欄瓦肆,不熟。”

此處正是秦淮河畔,由上坊門流入城中的秦淮河彎彎曲曲,自東向西橫貫整座南京城,從西水關流出,注入長江。

秦淮河畔,排排河房鱗次櫛比,雕欄畫檻,綺窗絲障,朱欄綺疏,竹簾紗幔……當真是十裡珠簾,彆具一格。

夏堤指著排排河房說:“看,這些,就是鼎鼎有名的曲中珠市,勾欄瓦舍!”

隻不過此時此刻,河房都安靜的很,隻有微風吹起珠簾的叮咚聲響。大概,也是經曆了一夜的瘋狂……

“你們逛膩了教坊司,也該來這些河房走走看看,體會體會商賈小民的生活,也算是跟民眾打成一片,所謂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嘛!”夏堤說,“不過最好是夏天時候來,夏夜!夏月浴罷,雜坐河房露台,兩岸水樓,茉莉風起動,兒女香甚!女客團扇輕執,緩鬢傾髻,嫵媚動人,煞是一派豔景哪!”

“你們可不要瞧不起這些女客哦!要價可不比教坊司長三便宜,更有甚者,堪比書寓!當然,服務也是很頂的喲!”夏堤意猶未儘補充一句。

“夏給舍,你來此多久了?”林鱗遊忽然問了一句,他現在正是入聖模式,對夏堤說的毫無興趣。

“呃,跟張哥差不多時間,有,十來年了。”夏堤說。

“你對大明這麼了解,又精讀史書。”林鱗遊說,“我有一事請教。”

“請說。”夏堤笑眯眯的,“知無不言。”

“黃子澄,有沒有後人?”

夏堤略一思索:“應該,有!或許,可能,沒有……”

“靠!到底有還是沒有?”

“據《明史》記載,有一支隱居湖廣鹹寧的黃姓人,是黃子澄的後人,他們曾一度改姓為田。”夏堤說,“有的書上說,他有一個後人,因為改姓逃脫了株連,後被赦免;又有的書上說,他有四個兒子,都因為改姓僥幸存活了下來;又有的書說,他隻有兩個兒子因為學會了昆山口音幸免於難,其餘兩人跟著族人一同被殺了……”

林鱗遊:“什麼書?正史還是野史?”

夏堤:“呃……擺渡百科……我之前寫論文的時候查到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