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出埃及記中曾經說過:“我民中有貧窮人與你同住,你若借錢給他,不可如放債的向他取利。”
在利未記中也有記載:“你借錢給他,不可向他取利;借糧給他,也不可向他多要。”
然而實際上次貸危機之所以爆發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性的貪婪。
美聯儲放出的1%利息的貸款刺激經濟發展,正常的信貸是不會產生危機的,美聯儲下調利率讓還款成本降低,提高還款能力。
但人的貪婪本性讓不具備還款能力的人也借貸款,所以就算是要借錢給彆人也不能將利息設立得太低,更彆說沒有利息了。
有利息會讓人產生緊迫感,這樣借款人就不會獅子大開口,一下說個天文數字讓朋友或者親戚借了。
隻是這樣一來在債務人眼中,債權人就顯得很小氣、吝嗇,朋友和親戚借錢怎麼還談利息呢?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公布自己的財務信息,也不要炫耀自己的財富,這樣彆人不知道你有錢,就不會找你借錢了。
斯萊特林邪惡又高調,格蘭芬多勇敢又魯莽,拉文克勞聰明又自我,赫夫帕夫則是有錢的傻瓜多,隻是大家非常低調,輕易是看不出來的,高調一點的則是史密斯家族,誰叫他們自稱是赫爾加赫夫帕夫的後代。
很多知識課堂上老師不會說,在聚會或者是餐桌上會聊起,赫夫帕夫喜歡傳小道消息,也很擅長守密,就算是一些在麻瓜界混的不好的新生,到了赫夫帕夫生活也會有起色。
很多人不論是巫師還是麻瓜都活在一個”提桶”的世界裡:乾一天的活兒拿一天的工錢,乾一個月的工作領一個月的薪水,無論你是年收入不到1萬元的洗碗工,還是年薪過百萬的白領,你都是用一份時間去換一份金錢。如果你被解雇,或因患病、受傷無法繼續工作,你的收入就會馬上停止。不提桶,就沒有收入。
以亞瑟的收入,他根本沒法支付被納吉尼咬傷後高昂的醫療費,是盧修斯馬爾福的捐款救了他的命。
多麼諷刺,然而現實就是如此,世界上隻存在2個經濟階層:富有階層和貧困階層,所謂的中產階層仍依靠工資生活,每天要靠“提桶”生活。
如果你被解雇了,還有貸款沒有還,你要怎麼辦?
如果一次醫療耗儘了你的積蓄,你會怎麼辦?
孩子的上學費用呢?
妻子離婚的贍養費呢?
“提桶”是毫無保障的,隻有“管道”才是穩定的生命線。
有兩個年輕人,他們都靠提水賣給鎮上的人維持生活,就叫他們約翰和鮑勃,這兩位年輕人年富力強,付出了勞動,獲得了收入,他們也很高興。於是他們就這樣不停地從河裡往村莊提水,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有一天,鮑勃覺得這樣做不是長久之計,如果有天他來了之後怎麼辦?於是他停下“提桶”,轉而修管道,為了修管道他每天提桶就比約翰少了很多。
村子裡的人都譏笑他,約翰每天掙的都比鮑勃多,他是個很樂觀開朗的人,經常請村裡人喝酒,大家都很喜歡約翰,但是鮑勃依舊執行自己的計劃。
當約翰晚上和周末睡在吊床上悠然自得時,鮑勃卻還在繼續挖他的管道。頭幾個月裡,鮑勃的努力比並沒有多大的進展。他工作的很辛苦----比約翰的工作更辛苦,因為晚上、周末鮑勃也還在工作。
“短期的痛苦帶來長期的回報,”每天的工作完成後,筋疲力儘的鮑勃跌跌撞撞地回到他那簡陋的小屋時,他總是這樣提醒自己。他通過設定每天的目標來衡量自己的工作成效。他這樣一直堅持下來,因為他知道,終有一天,回報將大大超過此時的付出。
一天天、一月月地過去了。有一天,鮑勃意識到他的管道已經完成了一半了,這也意味著他隻需提桶走一半的路程了。鮑勃把這多出的時間也用來建造管道。終於完工的日期越來越近了。在他休息的時候,鮑勃看到他的老朋友約翰還在費力的運水。約翰的背馱的更厲害了。並由於長期的勞累,步伐也開始變慢了。約翰顯得很生氣,悶悶不樂,好像是為他自己注定一輩子要運水而憤恨的樣子。他在吊床上的時間減少了,卻花更多的時間泡在酒吧裡。當他進來時酒吧的老顧客們都竊竊私語,鎮上的醉漢模仿約翰弓腰馱背的姿勢和他拖著腳走路的樣子時,他們都咯咯地大笑。約翰不再買酒請大家喝了,也不再講笑話了。他寧願獨自坐在漆黑角落裡,被一大堆空酒瓶所包圍。
最後鮑勃的重大時刻終於來到了,管道完工了!村民們簇擁著來看水從管道中流到水槽裡!現在村子裡有源源不斷的新鮮水了。附近其他村子裡的人也都紛紛地搬到這個村子中來了,於是這個村子就發展和繁榮起來了。管道一完工,鮑勃便再也不用提水桶了。無論他是否工作,水都一直源源不斷地流入。他吃飯時,水在流入。他睡覺時,水在流入。當他周末去玩時,水還在流入。流入村子的水越多,流入鮑勃口袋裡的錢也就越多。
絕大多數人都喜歡花錢的感覺,提前享受水從管道裡流出來時收益,卻不願意忍受那份修管道的艱苦,更彆提修管道那20年時間了。
鮑勃不想在頂級餐廳享受美食嗎?
不想和人們一邊喝酒一邊大聲說笑嗎?
有些忍耐是必須的,年輕的時候提前享受了,等以後老了再想奮鬥的時候就沒有那個精力了。
那個做著“美國夢”,給華爾街精英修水管的水管工就是個提桶的人,他將提桶將水倒進水池裡,池子裡的水順著“管道”流通,這些水可能流進噴泉裡,也有可能流進遊泳池,但是一旦水管工停止提桶了,噴泉就沒水可以噴了,它需要水源繼續噴,於是就找遊泳池的人來要水,遊泳池的人要是拒絕提供,噴泉就徹底斷流了。
那些欣賞著噴泉,為它精巧設計而讚歎不已的人們紛紛離去。水管工這時才清晰地看見,那個噴泉底下藏著的美人魚石雕,它看起來並沒有隔著水看時那麼朦朧、夢幻,甚至雕刻得很拙劣,還不如歐洲老家博物館裡陳列的。
很多國家分析曆史問題的時候都是習慣以單個國家作為分析單位,包括美國也是如此,英美因為特殊的原因,曆史問題有很多是有聯係。
1776年的獨立戰爭和1812年第二次獨立戰爭的勝利讓美國人對自己信心倍增,他們打敗了一個強大的對手,國內報紙拚命宣傳,人們相信眼前的繁榮是因為總統的英明果決。
維多利亞時期的人相信那時的繁榮是因為人們的創造發明和企業家們的進取精神,但氣象也起了很大作用。
從1832年到1835年英國小麥連續4次大豐收,小麥價格降低了40%,當時工人階級三分之二的收入用來購買糧食,小麥價格降低讓他們有了閒錢購買衣服和其他商品,棉製品的需求增加,這也間接影響了美國棉花產量。
建國初期的美國一團亂,在內華達州,馬克·吐溫曾是弗吉尼亞城中的一名記者,這座城市也是內華達州盛產黃金、白銀的地區。在“淘金熱”下,馬克·吐溫也未能免俗,而且他對傳言和新的機會都十分敏感。當時,不少已經發現了黃金、白銀礦山的礦主們正在紐約城出售他們的股票,以籌集資金,於是馬克·吐溫將自己的所有積蓄,甚至全部稿酬都投入到了購買白銀礦山的股票中。
美國人很喜歡投機,做股票買賣的風險最大,有的人一夜之間就成了暴發戶,但也可能在一夜之間成為窮光蛋,甚至負債累累。儘管風險很大,但時至今日,紐約、倫敦等地的證券市場交易大廳裡,總是擠得水泄不通。就像是進賭場一樣,贏家笑輸家哭,已是司空見慣的事了。
除了股票投機,還有一種更暴利的投機方式,就是土地投機。
土地投機者主要是形成於18世紀的特殊商人集團,他們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不少人是軍官、議員或官員,其中包括華盛頓、富蘭克林這樣著名的革命領導人。出席1787年製憲會議的55名代表中,土地投機商就有14人。
他們集政治和經濟權力於一身,其影響非同小可。獨立後,土地投機商與官方機構的結合更加緊密,許多政府所設的“土地局”為土地公司所控製,從而“土地局的工作在很多年裡大半是由私營的土地公司經辦的”。這種官商結合的局麵使土地投機本身變得無法控製。當西進運動正要興起或剛剛興起之際,西部的公共土地已大量被土地投機家搶先占去了。以密西西比某地為例,其中140萬英畝土地被一個62人的投機集團購買,另外130萬英畝土地為一個57人的投機集團所有,還有260萬英畝土地被彆的投機集團所瓜分。從華盛頓總統開始,直到美國內戰前,美國政界要人與西部土地投機市場無相涉者幾乎是鳳毛麟角。喬治·華盛頓總統本人就與俄亥俄合夥公司關係緊密,他一次就在俄亥俄地區購得32373英畝土地,並任命俄亥俄公司總代表人魯弗斯·普特曼為聯邦首任勘地總長。其他開國元勳,如本傑明·富蘭克林、帕特利克·亨利、羅伯特·莫利斯、喬治·摩根等紛紛躋身於大土地投機者的行列。華盛頓的一段話表明了這些人的當時心態:“任何人忽視眼下這個追逐優質土地的良機,他將失不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