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年音樂會(1 / 2)

聖誕節過後,便是新年。

陳秋在和二團的諸位一同慶祝了聖誕後,便繼續進入了緊張的新年音樂會排練過程中。

隨著時間距離新年那天越來越近,樂團裡的眾人也不由得緊張起來。

畢竟在座的所有人都清楚。

這一場音樂會決定著他們現在這個樂團的未來。

如果演奏的好,那麼沒有什麼好說的。

可是如果演奏不好……

未來究竟是以一團為主,開除掉部分二團的人,還是以二團為主,開除掉部分一團的人,那就不好說了。

即便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應該不會屬於被開除的那一個,但是很明顯,每一位被開除的人他們在被開除之前,都不會覺得自己會被開除。

出於部分對於未來的害怕,因此不管是一團二團的人,此時此刻都練的格外認真。

特彆是一些家裡比較嚴格的。

諸如……

“如果你被學校樂團開除,你就彆回這個家了!”

“廢物!你居然連個首席都拿不到,伱怎麼好意思說你跟著XXX大師學了十幾年的琴?”

“學校一團二團合並了,你居然在樂團裡的位次還降了,你不是和我說你沒有問題的嗎?不是學校前幾的嗎?不是說二團的人都是墊底的嗎?你怎麼敢降低自己的位次的?”

這些一團家裡比較嚴格的,他們也會更緊張一點。

回頭如果真的被踢了,那可就真的完全沒有辦法和家裡說過去了。

絕對要被家裡人給噴死。

因此,在經曆完一點點聖誕的放鬆後,樂團內的氣氛並沒有得到舒緩,反而變得緊張。

陳秋對於樂團內這種緊張的氣氛,也同樣沒有給予釋放。

因為他樂於見到他們這樣努力的樣子。

有壓力才有動力。

如果樂團裡的眾人不夠努力,回頭如果真的出了什麼問題,那麼陳秋也不太好向李教授交代。

畢竟李教授他可是將樂團全權交給他來處理。

將學校的門麵交給一位大四的在讀學生來帶領,這並不是陳秋能做出多少成績就可以決定的。

李教授必然在後麵有所爭取,並且給予了很多的保證,才能讓陳秋帶領學校的樂團以這樣的方式前進。

這一次的新年音樂會,也就是陳秋向學校眾人展示成果的日子。

不容有失!

時間就在眾人的準備中逐漸流逝,時間很快便來到了新年音樂會的當日。

一切和往常沒有什麼區彆,所有人都是按照之前的模式去生活。

該上學的上學,該練習的練習。

沒什麼特彆的。

不過很明顯,即便是上課上學的時候,很多人都有一些心不在焉。

今天晚上八點整的音樂會,根本沒有辦法讓他們的心情平靜下來。

雖然說隻是一次簡單的新年音樂會,可對於他們而言,其實已經有點像是期末考試一般,讓人格外緊張。

很多人甚至在上課的時候就已經提前穿好今天晚上需要準備的演出服,比如那一身黑色西服,穿在大衣裡麵,整體顯得鼓鼓囊囊的。

因此,很多的老師看著他們這個模樣,聯想到新年音樂會,也不好說什麼,隻能先暫時讓他們去。

等回頭再算賬。

至於陳秋。

他已經提前一個人來到了音樂廳裡麵,與其他藝術管理係的同學一起,布置著音樂廳內的一切。

比如說將一些打擊樂器給拿出來放在後排,以及提前準備座椅之類的活。

而時間來到下午的時候,已經有一些沒有課的學生提前來到音樂廳內。

他們對著陳秋點點頭,低聲打了一聲招呼後,便快速走到音樂廳的後台,將自己身上的羽絨服給脫下後,來到自己的位置上,開始簡單的調音以及練習。

這個和比賽不同,也和之前陳秋所經曆的,與一團的對抗演出不同。

這個是隻屬於陳秋他一個樂團的音樂會。

因此他擁有足夠的時間來對樂團進行整理和調整。

完全可以按照樂團的常規流程來進行準備。

從走台到演出,一步步來。

樂團的走台其實更多是一個適應場地的過程。

一般來說越好的樂團對於場地的適應能力也是越快的。

而之前陳秋帶領著二團去華國大劇院演出的時候,他們在音樂廳裡麵提前去看場地,其實也是這樣的一個流程。

大概了解一下場地是什麼樣。

這種情況不僅僅隻是那些臨時的樂團需要,其實就連駐場的樂團,也同樣需要走台。

隻不過他們的走台就會更為細致一些。

更多的是需要關注音樂廳的濕度,音樂廳的溫度之類細微的事情。

濕度,溫度等細節會對樂團的表達有很嚴重的影響。

指揮需要去聽這些細節,來對音樂的細節進行調整。

這個便是駐場樂團走台的一個主要原因。

不過有一點是需要值得注意的。

就是你確定這個樂團得要能夠聽指揮的,他們知道指揮動作改變的細小原因。

如果這個樂團不聽指揮,主打一個亂玩,自動駕駛。

那麼就算他們提前過來走台,其實也沒有什麼用處。

不僅如此,樂團的指揮也同樣需要有足夠的實力。

他能夠準確分辨出場地此時此刻的變化外,他還知道如何對自己的樂團細節上更改,讓樂團所演奏的音樂更為貼合自己所要演奏的感覺,讓觀眾也能感覺到他對於音樂的掌控。

這些都是很重要的點,這些點需要很多很多的思考才能完善自己的演出。

並不僅僅隻是樂團好或者指揮好就能夠完成的。

這也就導致了一個問題。

就是很多很多的樂團他們實際上的走台也就是純粹的走台,就是在舞台上走一遍過場,然後就沒了。

這樣他們就完全浪費了走台的這個機會。

對於後期音樂的表現,也很難表現出特彆的東西來吸引觀眾。

更多的是偏向於千篇一律的呈現。

不過還好,陳秋是一位非常不錯的指揮,他對於這些東西得心應手。

而海音·和聲交響樂團,雖然不如那些頂級樂團的實力,大家很多人都是學生。

但是說到底,他們也是全國前三頂級音樂學院的學生,一個個的水平實力基本上都是碾壓同齡人。

即便專業水平會稍微低一點,也不會差到那裡去。

再加上陳秋每次排練的時候,都要求他們看自己,讓他們關注指揮的動作,去理解他指揮的意圖。

因此海音·和聲交響樂團還算可以,勉強能夠符合可以操控的定義。

陳秋坐在音樂廳觀眾席的最中間,看著此時此刻舞台上正逐漸站滿的眾人,默默點了點頭,什麼都沒有說,就隻是這麼聽著。

聲音的一切細節都在陳秋的腦中經過,他抓住了很多其他人都沒有辦法抓住的點,將其記錄到自己的腦中,對自己等下要進行的演出進行。

和之前不一樣,這一次來的最早的一批居然是芮佳。

她是提前很早很早就來到樂團這邊的。

她推掉了今天晚上的演出,再加上她下午沒有課,因此她很早就過來練習,準備晚上的演出。

這大概也是陳秋少有的,看到她提前到,而不是掐著線過來的時候。

陳秋坐在後麵,聽著她給予的低音,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隻是伸手捏著自己的下巴,低頭沉思。

芮佳的低音給的是越來越好,特彆是相比較之前她第一次過來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存在感的低音,現在芮佳的低音總是該強的時候強,該弱的時候弱。

她的每一次出現都能給樂團裡其他聲音很強的幫助,幫助他們推進音樂的美感,作為低音托起樂團內的一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