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起疑,杜大人憂慮(1 / 2)

霍思錦無奈地歎了口氣,“要想抵禦洪水,除了修築排水溝,將洪水分流之外,就隻有修高堤壩了,若是堤壩足夠高,洪澇之災必能解。但是,事發突然,即便是動用一切人力物力修築堤壩,如今也晚了。”

她下定決心要擺平桃花汛的事,可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完美解決。上一世的此時,她還隻是一個小小的太學生,對於民情大事並不是全然了解。若不是桃花汛後期,楚黎接下了善後的差事,而她為了幫助楚黎,這才費勁精力,查了所有關於祜州的資料,這才有了些應對經驗。

縱然她擁有上一世的記憶,可到底不是有通天徹地之力的神靈。

聽了霍思錦的話,楚錚當機立斷,“你協助談鳴挖通所有明溝暗渠,同時通知杜言才,下令轉移溝渠附近所有百姓。”

既然洪澇之災必不可免,那麼就將損失降低到最小。洪水可以淹沒房屋、農田,但是人一定要活下來。

霍思錦點了點頭,她讚同楚錚的說法。既然不能儘善儘美,那就儘可能的保全能保全的東西,人命就是最重要的東西。

“不過,就算躲過了洪澇之災,但接下來要麵臨的就是饑荒。”霍思錦轉而又道,“朝廷那邊若是不救濟,祜州的百姓還是活不下去。”

洪水終有一天會退去,但是洪水淹沒了房屋農田,糧食的收成就會眼中受損,屆時,必然是饑荒之災。

“本宮會再向父皇上折子,言明祜州洪澇之災更甚從前。”這一點楚錚也料到了,其實請求救濟祜州的折子他早就上過了,隻是如今情勢緊迫,有必要再上書皇帝。

霍思錦卻留個個心眼,“殿下,上折子的事情不如讓杜大人去做。您難道忘了,您如今是謝天行,太子殿下還未到祜州呢?”

“杜大人能穩坐祜州知州這麼長時間,若說他背後沒有人支持絕不可能。方才聽談先生提及杜大人,他並未做魚肉百姓之事,那他的銀子從哪兒來?”

霍思錦自問自答,“隻能從賑災銀糧處動手腳。”

事實上,霍思錦早就琢磨過這事兒了,祜州是有名的窮鄉僻壤之地,連年洪澇,百姓食不果腹,若是杜大人從百姓手裡掏銀子,隻怕也很難榨出油水。若要謀取私利,最好的來源便是賑災銀糧。

縱觀這兩日的所見所聞,還有談鳴言語之間偶有提及杜大人為官,霍思錦已然可以確定,她的猜測十有八九沒有錯。

要拿下一個杜言才不難,但是若想查出其他相關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順藤摸瓜。

“好,就照你說的辦。”楚錚倒也沒有猶豫。

雖然他已經命鄭長冬查杜言才,但是暗中查探,耗費精力,且保不齊就會有所疏漏,順藤摸瓜倒是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待洪水一退,再來將一應貪官汙吏連根拔起。

……

霍思錦回到知州府後,與杜大人提出災情嚴重,必須立刻上折子請求朝廷賑災,杜大人連連歎息,直道自己無能,但最終還是點頭應下。

當著霍思錦的麵是一回事,可是轉身回到自己院子裡,杜大人又是另一副神色。

“老爺,您這是怎麼了?怎麼魂不守舍的?”杜夫人見自家老爺眉頭緊皺,麵色凝重,一副天要塌下來的表情。

杜大人確實是憂心忡忡,“我總覺得這個霍大人來者不善。今日他出門也不知去了哪兒,我派去跟著他的人,剛出門沒多久就被他甩掉了。”

霍思錦不在他的掌控之中,這讓他趕到十分憂慮。杜大人是個極度謹慎小心的人,每當朝廷有欽差大臣前來時,他都將這些大臣的行蹤掌握地清清楚楚,隻有這樣他才能安心。

可是偏偏來了一個霍思錦,東宮長史,又是靖北侯府的嫡公子,這樣的身份已經讓杜大人多留心眼了,更何況又有今日之事,這跟讓杜大人疑心了。

杜夫人卻不以為然,一個乳臭未乾的少年,能將一方知州怎麼樣。

“老爺,祜州就這麼大的地兒,一個霍長錦也翻不出什麼浪子。老爺素日裡對待百姓那是有目共睹的,他還能挑出您的錯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