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世子,你倒易滿足(1 / 2)

禦書房中,皇帝召見了楚錚和霍思錦,對他們誇讚有加。祜州洪澇年年發生,每年朝廷也有派欽差前去賑災,協助處理桃花汛,然而沒有哪一次讓皇帝滿意的。而這一次,楚錚和霍思錦做到了。

“桃花汛的治理方策皆是出自霍長錦之手,兒臣以為有功之臣,當賞。”楚錚向皇帝正色稟告道。

早在他們回來之前,就已經遞過折子了,桃花汛之事如何解決,何人起了什麼作用,折子裡都一五一十地寫的清楚。不消楚錚提,皇帝也早有要嘉獎霍思錦之意。

桃花汛一直是皇帝多年的一大心病,如今霍思錦卻治好了這塊心病,皇帝焉能不喜,當即笑嗬嗬地說道:“有功之臣,當然要賞。霍長錦!”

霍思錦拱手行禮,“陛下。”

“你有如此大才,在東宮做個長史有些委屈了,日後就入朝為官吧。”朝中的官員是個德行,有才能的人甚少,皇帝也一直有心提拔一批有真材實料的人。

皇帝有這樣的心思,但是霍思錦沒有,她齊膝跪下,“陛下隆恩,微臣本該不負皇恩,隻是長錦年紀輕,又未參加過科舉,做個東宮長史就已經落人口實了,倘若入朝為官,必然會招來閒言碎語。”

言下之意是不願了,皇帝臉上的笑容頓時淡了幾分。

“長錦被人說兩句無妨,但是若是叫人議論陛下徇私,那長錦的罪過就大了,還請陛下收回成命,以免有損陛下天威。”

皇帝臉上的笑容蕩然無存,“胡說!桃花汛之事,沒有人比你處理地更好了,朕重用有才能的人,誰敢議論!”

他雖是皇帝,高坐於龍椅之上,受萬千臣民跪拜,他說的話就是聖旨,誰也不敢違抗,但實則他的一言一行都要受朝臣的製約。這些年,皇帝多提拔寒門有誌之士,朝臣們多有意見,動不動就上折子勸諫。

被霍思錦這麼一提,皇帝瞬間想起了某些不友好的場景來,同時心裡也是不由得生出了搖擺。霍思錦雖然立下大功,但是她到底年紀尚輕,還不到及冠之年,若是委以重任,隻怕下麵的朝臣又要坐不住了。

一兩個朝臣有意見,皇帝可以壓的住,可是人多了,他又不能將他們通通斬了,你一言我一語,聽著甚是聒噪。

霍思錦早料到皇帝會有此反應,見他已經有了猶豫之色,隨即趁熱打鐵,“陛下,此次祜州之行,微臣是跟隨太子殿下一同前往,微臣不過聽從殿下吩咐,著實當不得是大功,還請陛下三思。”

皇帝沉默片刻,終是點了頭,“好吧,年輕人謙虛是好事,橫豎你還年輕,日後還有很多機會,你且在太子身邊多曆練些時日。不過,朕一向賞罰分明,你這次立下大功,這是毋庸置疑的,該賞。”

“來人,擬旨。”

皇帝朗聲一喚,旁邊的內侍太監立刻躬身相侯,隻聽得皇帝陛下徐徐說道:“靖北侯之子霍長錦秉性忠良,德才兼備,特賜封靖北侯世子,日後承繼侯爵。”

侯府世子之位向來是上一任侯爵繼承者上折子請封,除非是此人德行不佳,臭名昭彰,一般情況下無論請旨冊立何人,皇帝都會同意的。靖北侯後宅的尷尬事,皇帝也略知一二,隻是靖北侯未曾請旨冊立世子,對於霍家的家事,靖北侯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權且當做不知。

而今情況卻不一樣了,多年來桃花汛一直是皇帝的心病,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這個難題偏生霍思錦解決了,足見其能力。皇帝也不由得對這個十五歲的少年刮目相看。

如此大才,應當重用,既然暫時不能讓她入朝為官,那冊立她為侯府世子,這總可以了吧。既能讓朝臣無話可說,又能嘉獎有功之臣,兩全其美。

至於,靖北侯霍坤會有如何反應,皇帝壓根就沒有顧忌。霍思錦是靖北侯府的嫡長子,才能品性都是出挑的,這道聖旨下的是名正言順,靖北侯敢有意見!

她被冊立為靖北侯世子了?

聞言,霍思錦心下一喜,連忙跪地謝恩,“微臣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雖然她不在乎靖北侯世子之位,但是世子之位落在她手上,靖北侯和周氏日後若是想作妖,那就得掂量掂量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