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經書,抄完至少要一個月,名義上是賞賜,實則是變相禁足。
姚嬤嬤是姚太後心腹,自然曉得太後這是何意,她點頭應下了,“還是娘娘考慮周到,娘娘的賞賜,想必嫻妃也會欣然接受,絕不敢說太後半個不好的字。”
姚太後冷笑一聲,“她敢!姚嬤嬤,你立刻去傳旨,回來跟哀家好好說說,嫻妃是什麼反應。”
“娘娘放心,奴婢一定好生留意著。”姚嬤嬤一一應了,隨即拿著懿旨去了毓秀宮。
……
毓秀宮
霍嫻妃滿以為消息傳到姚太後耳中,姚太後必然勃然大怒,將矛頭挪到楚錚身上,再不濟那也會是落到霍思錦頭上,然而……
事與願違!
姚嬤嬤麵無表情地宣讀完了懿旨,“嫻妃娘娘,接旨吧。”
霍嫻妃此刻滿心裡都是震驚和疑惑,她自信對姚太後頗為了解,為什麼事情的發展和她料想的截然相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是霍思錦,抑或是楚錚,已經先下手了,早就在姚太後耳邊說了什麼?
霍嫻妃心裡有太多太多的疑問,以至於她全然忘記了還要接旨。
“嫻妃娘娘,太後恩典,您還不接旨謝恩!”姚嬤嬤依然是麵無表情,語氣也淡淡的,讓人聽不出來半點情緒。
聞言,霍嫻妃這才回過神來,暫時將心頭的萬千疑問壓下,眼下當務之急是接旨,不管懿旨內容是什麼,她都必須要接,否則便是抗旨不尊,屆時她就真的再無翻身之力了。
霍嫻妃迅速地定了定神,跪在地上,雙手舉過頭頂,恭敬地道:“臣妾接旨,謝太後隆恩。”
什麼隆恩,明麵上是賞賜,實則是將她禁足。可她偏生不敢說半個怨字,還要恭敬地接過聖旨,嘴裡還要稱謝太後隆恩。霍嫻妃從未覺得如此憋屈過,這道懿旨仿佛是無形中的一巴掌,狠狠地打在她臉上。
她失算了,事情和她想的全然不同。
這道假賞實懲的懿旨,是她吃過最大的虧。
霍嫻妃隻覺心頭血氣翻湧,若不是她儘力忍住,她大概會再次吐血了。
姚嬤嬤把懿旨放在霍嫻妃手中,隨即與霍嫻妃行了一禮,“嫻妃娘娘,太後的旨意奴婢已經傳達了,就不打擾娘娘抄經了,奴婢先行告退。”
“等等。”霍嫻妃想也不想,便脫口而出,叫住姚嬤嬤。
姚嬤嬤將正要邁出去的腳收回來,轉頭看向霍嫻妃,“娘娘還有何吩咐?”雖然麵色淡淡,但言行舉止莫不是合乎規矩,饒是霍嫻妃也看不出來什麼。
“嬤嬤不妨坐下來喝杯茶。”霍嫻妃溫和地笑了笑,“嬤嬤好不容易來一趟毓秀宮,若就這麼走了,倒是本宮失禮了。”
將人留下來喝茶是什麼意思,姚嬤嬤哪裡不明白,還不是為了打探消息。
隻見姚嬤嬤麵無表情地說道:“奴婢還要回去向太後複旨,茶就不喝了,娘娘有什麼話就直說吧。”